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50例早期肾病患者的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肌酐进行比较,评价CysC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度,同时以1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早期肾病组患者的CysC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0.05),且CysC的灵敏度优于尿素和肌酐.结论:Cys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肾损伤的发现,是肾脏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且CysC的灵敏度优于尿素和肌酐.  相似文献   
2.
<正>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常合并肌肉、神经、血管的严重损伤,组织缺血坏死,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地处理,常造成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但对此类病例处理往往感到困难。为此,现将我院近年来有记载的8例报告如下,结合复习文献,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报告碳纤维于外科骨科临床应用132例。随访1~2年。124例效果满意,有效率为94%。应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粗细;紧张度;肢体术后制动要有足够时间。对术后“感染”者要尽早拆除碳纤维才能使切口早期愈合。碳纤维术后“感染”乃是静电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10年来,28例爬行患者矫治后的康复情况,认为此类患者:根据病情从整体出发,设计合理而比较满意的手术方案,是取得较好的疗效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胫骨骨骺牵开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下肢短缩畸形,疗效满意。现综合 X 线分析如下:综合系(?)片观察,新干骺端形成的过程大,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无放射结构的空缺期:最初3周,随着骨骺的牵开,骨骺线透光带不断加宽,但  相似文献   
6.
<正> 临床上造成下肢短缩畸形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患者,本文除1例先天性扁平髋外,余皆属此症。我院自1982年10月到1985年底开展髂骨延长术治疗下肢缩短畸形以来,经实践感到具有手术效果理想、合并症少等优点。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血对PT、APTT、Fbg和TT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100例,进行PT、APTT、TT和Fbg测定。结果:脂血组与脂血重抽复测组(非脂血组)PT、APTT、TT、Fbg测定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标本脂血对凝血结果的检测均有干扰,建议患者空腹12h后重抽复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溶血对血凝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10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曲测定。结果:溶血组与溶血重抽复测组(非溶血组)PT、APTT、TT测定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标本溶血对凝血结果的检测有干扰,建议重抽复测。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临床应用132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其荣  许自成 《铁道医学》1991,19(6):340-341
  相似文献   
10.
许自成  李林  沈洁 《安徽医学》2019,40(1):60-6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败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固相免疫测定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两组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血清PCT水平、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3种独立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CD64、PCT、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64[(7. 68±1. 40)比(1. 65±0. 25)]、CRP[(98. 92±36. 63) mg/L比(7. 52±3. 71) mg/L]及PCT[(28. 31±17. 77)μg/L比(0. 35±0. 10)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另三者联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最高,分别为70. 1%、74. 3%、91. 8%、87. 4%,均高于中性粒细胞CD64、PCT及CRP单独检测。败血症新生儿治疗后中性粒细胞CD64、CRP和PCT水平低于治疗前(P <0. 05)。结论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CRP及PCT检测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