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并揭示Perrault综合征患者的分子病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例以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特征的男性Perrault综合征患者, 总结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 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变异筛选, 结合临床表型确定候选基因及致病位点, 用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 WES结果显示家系1的先证者存在LARS2基因(NM015340.4)c.1565C>A(p.Thr522Asn)和c.1079T>C(p.Ile360Thr)的复合杂合变异, c.1565C>A来自先证者母亲, c.1079T>C来自先证者父亲。其中, c.1565C>A为已报道的致病变异, c.1079T>C为新变异。家系2先证者携带HARS2基因(NM012208.4)c.1273C>T(p.Arg425Trp)和c.1403G>C(p.Gly468Ala)的复合杂合...  相似文献   
2.
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于2022年2月发布了2022版美国听力损失临床评估和病因诊断临床实践资源(简称美国指南),2023年1月中国耳聋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临床实践指南(2023)发布(简称中国指南)。中美指南在框架上都涉及遗传性听力损失的诊断和遗传咨询,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指南对先天性听力损失中遗传以外的病因及其检测手段进行了分析(如巨细胞病毒感染),中国指南则对遗传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给出了明确建议。本文比较了中美指南的差异,重点介绍美国指南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及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例Heimler综合征患儿, 并确定了该家系的分子遗传基础, 先证者携带NM000466.3(PEX1):c.2966T>C(p.Ile989Thr)和c.2783+2T>C两个变异位点。经Sanger测序验证c.2966T>C位点变异遗传自其母亲, c.2783+2T>C变异位点遗传自其父亲, 并结合RNA测序进行变异功能验证, 两个变异评级为致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个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及突变进行探究。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联合郑州大学相关机构对该家系进行了研究。该家系来自河南省濮阳市,2代4人,详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绘制家系图。先证者及其妹患有先天性耳聋,其父母表型正常。对该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包括影像学、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前庭功能检查及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底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及视网膜电图)。靶向捕获129个耳聋相关基因的编码区域,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疑似致病突变,使用Sanger测序和minigene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共2代4人,其中第二代2人(即2例患儿)均患有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有双眼视力下降、夜盲症、周边视野敏感度下降及部分视野缺损,前庭功能正常。2例患儿均携带CDH23(NM022124.5)、c.6049G>A(p.Gly2017Ser)、c.9856C>G(p.His3286Asp)及c.8699A>G(p.Asp2900Gly),其中c.6049G>A及c.9856C>G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c.8699A>G遗传自表型正常的母亲。错义突变c.9856C>G及c.8699A>G在gnomAD数据库中未收录。错义突变c.6049G>A位于第46号外显子的最后一个碱基位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可能影响剪切,minigene试验表明,该突变位点会造成第46号外显子的跳跃,导致其所表达的蛋白功能异常。通过文献检索,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突变分类标准与指南,将c.6049G>A及c.8699A>G归类为致病/可能致病突变,c.9856C>G归类为临床意义未明突变。结论该病例是由CDH23剪切变异与错义变异复合杂合导致的Usher综合征1D型(USH1D),CDH23的这种复合杂合形式会导致USH1D。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5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暂时性左侧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模型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1.71 mg/kg)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17.86 mg/kg)组、银杏内酯注射液(0.91 mL/kg)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0.45 mL/kg)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18.02 mg/kg)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阳性药,9 mL/kg)组。假手术组同法造模,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各组大鼠尾iv给药14 d后,评估神经功能评分;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TTC染色法评价脑梗死面积;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化分析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法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神经细胞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组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脑含水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除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外,其他各给药组均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脑梗死面积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给药后伊文思蓝渗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差异显著(P<0.05、0.01);各给药组IFN-γ、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OD的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注射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MDA的升高,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银杏内酯注射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5种中药注射剂均能在不同程度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和神经元病理形态的改变以及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 5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MCAO大鼠的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改善各指标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