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疼痛症状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最佳支持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30天内和60天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分减少>2分或日吗啡消耗量减少>2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基于WHO-QOL-100标准)、患者生存差异及实验组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共纳入26例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 转移性肝癌1例), 对照组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 转移性肝癌2例)。治疗后3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仍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30天和6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7% vs.64%和54% vs.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 未发现3~4级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肝癌(原发或转移性), 出现肝区疼痛症状患者, 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患者耐受良好, 可明显缓解疼痛, 并提高生存质量, 但对延长生存期尚无获益。   相似文献   
2.
摘 要: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大约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EBV BART microRNAs是由EBV BART基因编码,其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目前研究发现BART miRNAs在NPC中的作用主要与免疫逃逸、侵袭转移及抗凋亡作用等相关。文章主要对EBV BART microRNAs 在NPC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化学治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8例,均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TP(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其中2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24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妥珠单抗同步放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6例,总有效率(RR)为66.7%,观察组CR 16例,PR 6例,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而且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放射性皮炎、黏膜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化学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未增加毒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体外培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aoma,NPC)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免疫磁珠技术从NPC细胞株CNE2中分选CD133+干细胞.分别以5,10,20ng/ml bFGF作用于NPC干细胞,MTT比色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CD133+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ELISA检测各组细胞分泌SCF的含量;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bFGF作用于NPC干细胞,可促进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当bFGF作用第7天时干细胞增殖达峰值(P<0.05),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分泌SCF含量显著增加,SC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呈剂量依赖特征.结论:bFGF可促进NPC干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CF分泌、上调SCF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金标导引”应用于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下的精准粒子植入术中的“复位环节”,评价其是否缩短3D模板复位时间,并通过对粒子植入前后剂量学吻合程度的观察,评价其是否提高模板复位的准确度,从而证明其对3D模板的复位环节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CT引导下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下的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3例。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讨论、个体化真空垫制作、金标植入、模拟CT定位及靶区勾画、术前计划设计、3D打印模板制作、术前复位验证、插植及粒子植入,术后验证计划;模板复位过程记录复位完成时间,并对比植入术前、植入术后剂量学参数,包括D90、V90的差异。结果 在金标的导引下,模板复位成功平均耗时4.7 min(1.5~8 min)。13例患者粒子植入前D90为(11238.62±1314.01) cGy,植入后D90为(11039.23±1324.66) cGy;植入前V90为(94.3±0.71)%,植入后V90为(92.73±1.74)%。术前、术后参数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鼻咽癌2008分期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的病例分布和预后价值,探讨两种分期合理性。方法 分析2009—2010年全国9个肿瘤中心收治的 1508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与第7版UICC或AJCC分期进行分期,分析和评价两种分期病例分布的一致性及 3年LRFS、DMFS、OS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FS、DMFS和OS率,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 两种分期的T期、N期、临床分期病例分布相似(Kappa=0.80、0.60、0.60),临床分期OS曲线和T分期LRFS曲线也较一致,但Ⅰ、Ⅱ期OS曲线相似,T1—T3期LRFS曲线出现靠拢或重叠。2008分期N0与N1期曲线相似,而UICC或AJCC分期N1与N2期曲线相似。结论 两种分期病例分布、临床分期及T分期预后相似,但N分期预后不同。两种分期中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的预后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对Ⅱ期鼻咽癌远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初诊Ⅱ期鼻咽癌患者10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14~74)个月。放化组62例,单放组42例。放化组和单放组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92.9%和86.9%(P=0.859)、91.9%和97.6%(P=0.253)、94.3%和82.9%(P=0.164)。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组中的T2N0、T1N1、T2N1期的DMFS分别为100.0%、100.0%、78.3%(P=0.010);OS分别为100.0%、100.0%、85.2%(P=0.079);LRRFS分别为83.3%、96.9%、89.9%(P=0.393)。  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未能提高Ⅱ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T2N1期患者有较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可能需要行系统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 样结构域 2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with Ig like domain 2,AMIGO2)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2017年9月至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集的10例NPC组织和10例正常鼻 咽黏膜上皮组织标本,以及NPC细胞系CNE-1、CNE-2、SUNE-1、 6-10B、 C666-1和人永生化鼻咽黏膜上皮细胞株NP69, 用qPCR法 检测NPC组织和细胞中AMIGO2 mRNA的表达。构建慢病毒载体干扰AMIGO2表达, 用qPCR法验证其干扰效率; 用CCK-8 法、克隆形成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AMIGO2表达对NP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 用 Western blotting 检测干扰 AMIGO2 表达对 NPC 细胞增殖及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相关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AMIGO2在NPC组织和 CNE-2和SUNE-1细胞中高表达(均P<0.01)。慢病毒AMIGO2感染后,CNE-2和SUNE-1细胞的AMIGO2干扰效率均达50%以 上。干扰AMIGO2表达,显著降低CNE-2和SUNE-1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均P<0.01)、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均P<0.01); 降低 SUNE-1 细胞中PI3K、AKT和mTOR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 (均P<0.01)、下调survivin 和 PCNA 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0.01)。 结论:AMIGO2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NPC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提示AMIGO2可能是NPC治疗的潜 在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原发灶K-ras基因的突变,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30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基因12、13密码子的突变,利用χ2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2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84例K-ras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36.5%,其中12密码子突变65例(28.2%)、13密码子突变19例(8.3%)。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较无肺转移患者高(P=0.022),12、13单密码子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分型、TNM分期、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及肝肺转移)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可能与肺转移存在相关性,检测K-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准确的肿瘤临床分期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学术交流的基础。本文论述了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的进展,重点阐述现行的中国2008分期和国际通用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抗癌协会(AJCC)分期第八版修订要点和研究现状。认为中国2008分期尚存一些不足,需要在中国鼻咽癌分期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予以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