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目的 分析近年m6A甲基化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方法 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13—2021年m6A甲基化相关研究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文献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获得中文文献438篇、英文文献897篇,年度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高水平期刊主要集中在英文文献上,高产机构有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m6A甲基化研究高产作者主要有Chuan He、谷仕艳等,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显示,m6A甲基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检测技术、调控机制及靶向药物、预后风险模型等方面。结论 m6A甲基化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测序技术、不同调控因子的分布状态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等方向成为主要研究热点。未来,恶性肿瘤、肝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m6A甲基化修饰相关性研究是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莫钧茹  覃淼  朱素梅  黄金梅  奉建芳  黎芳  梁健钦 《中草药》2022,53(15):4764-4772
目的 基于药效团模型筛选龙血竭Resina Draconi潜在降糖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龙血竭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鉴定和检索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立龙血竭的化合物库,通过Discovery Studio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ADMET)模块预过滤化合物,通过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筛选候选有效成分,通过细胞实验验证候选有效成分的降糖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龙血竭含药血清能使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显著增加(P<0.05)。经ADMET模块筛选到179个化合物,经最优药效团模型SGL...  相似文献   
5.
覃淼  熊万娜  黄金梅  刘笑  赵颖  黎芳  李英健 《药学学报》2022,(11):3396-3404
筛选海南、广西的民间药材降真香的抗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采用质谱分析、鉴定降真香的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降真香抗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筛选降真香抗炎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验证潜在质量标志物,体外实验验证潜在质量标志物的抗炎活性、作用靶点。实验方案经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结果从降真香提取物中分析、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成分靶点727个、疾病靶点422个以及包括前列腺素G/H合酶2 (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在内的作用靶点110个,靶点主要富集在炎症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等498个生物过程, 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101条信号通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出降真香提取物中含有异鼠李素、芒柄花素、柚皮素、黄豆黄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降真香含药血清以及6个成分可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的一氧化氮、白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P <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金岗清瘟颗粒抗炎活性成分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分别以小鼠耳肿胀度以及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指标,评价金岗清瘟颗粒的抗炎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金岗清瘟颗粒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点,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化学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ADMET)性质进行筛选作为有效成分,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金岗清瘟颗粒可以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的炎症反应(P<0.01)。在细胞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NO、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金岗清瘟颗粒含药血清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1)。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得到43个化学成分,619个成分靶点和584个疾病靶点,作用靶点128个,主要富集在炎症反应、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等556条生物过程,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108条通路。结合ADMET性质筛选得到齐墩果酸、熊果酸、咖啡酸和连翘苷作为有效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65、0.68、0.59、2.38 mg/g。结论 体内外实验证实金岗清瘟颗粒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素G/H合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IL-6、TNF等靶点调控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齐墩果酸、熊果酸、咖啡酸和连翘苷是金岗清瘟颗粒的抗炎活性成分,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总结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研究现状及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检索中药Q-Marker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 5.7.R5软件对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经过筛选最终入选中文文献279篇、英文文献70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刘昌孝是Q-Marker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能形成稳定的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分析显示,天津药物研究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是Q-Marker研究的重要科研机构,机构间合作较多;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Q-Marker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质量标准、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一测多评、网络药理学等相关领域。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化学物质组学结合现代分析技术辨识中药及复方、经典名方的Q-Marker,并用于质量控制是当前研究热点。中药Q-Marker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在蛋白、基因和信号通路层面辨识和验证Q-Marker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