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绍梅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16-1216
1病例报告 患者18岁,未婚,待业,因停经13 5周,药物引产失败后行刮宫术后1天于2005年2月28日16时30分入院,平素月经规则,未次月经,2004年11月23日,停经40天时有恶心、呕吐、纳差等早孕反应,自测尿HCG为阳性,未行B超检查,因未婚先育,故于2月24日到外院诊治,要求终止妊娠,给予米非司酮片25mg×6片及米素前列醇片600μg口服,服药第三天,无腹痛及阴道出血,次日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仍未见胎儿,胎盘排出,服药后约8小时在此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探宫腔8cm,未刮出胚胎及胎盘组织,故于2月28日前来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孕3月余,未见胎心搏动,双子宫.  相似文献   
2.
对宫颈妊娠误诊为难免流产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9岁。因行人工流产术伴大出血2次,宫内组织残留8d,于2006—08—01T10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28-30d,末次月经2006—04-13,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于2006—07—24到分宜县妇幼保健院行B超检查,提示难免流产,当天在此院考虑难免流产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出血量多,估计失血量约1000ml,立即停止刮宫,输浓缩红细胞600ml,补液及缩宫素促子宫收缩等治疗,出血明显减少,检查刮出物中可见绒毛组织,但大部分组织残留宫内,故于次日又行清官术,术中再次大量出血,  相似文献   
3.
袁绍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56-3857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现状,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取禄丰县辖区内乡镇40所幼儿园3岁~6岁学龄前儿童共10220例进行口腔龋齿的调查,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例未发生龋齿的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齿保健教育,干预组给予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保健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禄丰县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为31.09%;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组家长牙齿保健知识得分和儿童牙齿保健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禄丰县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家庭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家长保健知识,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牙齿保健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0例剖宫产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剖宫产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母乳喂养也基本达到100%.结论:孕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因下腹针刺样疼痛伴肛门坠胀5h入院.患者于2007年8月9日5时性生活后感下腹针刺样疼痛,稍后伴有肛门坠胀并逐渐加重,故于当日10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及血液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周期为28~30d,末次月经为2007年7月11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部切口皮内缝合与普通缝合腹部切口愈合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下腹部开腹手术共200例,将其随机分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实验组采用华利康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皮肤切口,对照组采用普通1号丝线间断缝合腹部皮肤切口。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相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尸〈0.01)。结论华利康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切口愈合好,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双侧输卵管积水合并卵巢癌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0岁。因婚后2a不孕于2006-12-10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30d,经量中等,无血块,无痛经,末次月经2006-12-03,结婚2a,婚后有正常性生活,同居而未避孕,从未妊娠过,于2006-1109因不孕就诊,  相似文献   
8.
对特殊剖宫产切口感染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16~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口服米非司酮75mg,12~24h后再服米非司酮75mg。对照组:依沙吖啶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不加用米非司酮。结果引产成功率研究组为100.0%,对照组为93.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自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获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