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清泉  王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74-575
目的了解凤城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流行现状、流行强度、分布规律,为有效防控甲肝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凤城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凤城市报告甲肝患者208例。其中2009年77例,发病率为13.29/10万;2010年106例,发病率为18.26/10万;2011年25例。发病率为4.34/10万。累积发病率,男性为12.91/10万,女性为10.84/10万。3年中,1~4月合计发病154例,占74.04%,其中3月48例,占23.08%。总病例中。累积发病率,凤凰城区最高(23.58/10万),青城子镇最低(1.09/10万);3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5.02/10万),40~49岁年龄组发病率次之(16.52/10万);农民为76例,占36.54%,家务及待业人员占30.29%。结论凤城市近年甲肝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高发地区为卫生条件差的地区,男性、农民、30~49岁是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丹东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丹东市2008-2011年乙型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丹东市报告乙型肝炎病例73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32/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累计发病率106.63/10万,女性累计发病率43.34/l0万,男女性别发病率之比为2.51:1。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年龄为40-49岁和30-39岁,发病率分别为22.24/10万和16.75/10万,0岁组发病率最低为0.20/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29.63%。结论乙型肝炎纳入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了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今后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应是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重视和加强青壮年以及农民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大血液制品和安全注射的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丹东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指导制定甲肝防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丹东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丹东市报告甲肝病人916例,其中2009年376例,发病率为15.27/10万;2010年306例,发病率为12.41/l0万;2011年234例,发病率为9.57/10万(P<0.01)。累积发病率,男性为7.61/10万,女性为4.82/10万(P<0.01)。3年中1~4月合计发病583例,占63.64%,其中1月占18.34%;农民占36.24%,学生占2.18%。[结论]丹东市近年甲肝疫情呈下降趋势,沿海地区为高发地区,男性、农民、30~39岁是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会造成大量人员受到过量照射。核辐射在造成受照人员机体损伤的同时,还会对其造成心理和精神压力,引发一系列的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快速筛检出受到过量照射的人员,并迅速实施救治;对于没有受到照射或受轻微照射的人员,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和简单药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凤城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数据对凤城市2014年1~7月份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1~7月份麻疹报告发病率为14.65/10万,3~5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5岁以下和20~49岁为高发年龄组。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9.30%,未免疫者占83.72%,免疫史不详者占6.98%。结论:凤城市麻疹以5岁以下和20~49岁为高发年龄组,且<8月龄的发病较多,病例年龄分布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本研究分析凤城市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特点,为早期发现、诊断手足口病及提高患儿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01-10-2017-07-10凤城市监测的34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法对该地区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其他肠道病毒类型,分析和比较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分型情况,病原学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342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检测发现,肠道病毒71型阳性109例(31.87%),柯萨奇A16型阳性51例(14.91%),其他肠道病毒类型阳性72例(21.05%),未检测出110例(32.16%)。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呕吐发生率为94.50%,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患儿呕吐发生率为82.35%,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患儿呕吐发生率为70.8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18;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咳嗽发生率为17.43%,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患儿咳嗽发生率为33.33%,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患儿咳嗽发生率为45.8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4,P=0.005。结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类型是手足口病最为常见的致病类型,呕吐和咳嗽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应加强上述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及临床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