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克塞灵(降纤酶)在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重度妊高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给予硫酸镁10~15g,加用克塞灵5U,静脉滴注.对照组(29例)给予硫酸镁10~15g.于用药前后监测患者血流变化及尿蛋白变化,胎儿宫内状态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患者尿蛋白显著下降(P<0.001),红细胞聚集、纤维蛋白原均极显著降低(P<0.001),胎心胎动无显著性差异,产后2h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克塞灵治疗重度妊高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前病程长短与其预后的关系,探讨合适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除外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21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小于34w 110例,大于34w 100例.并对其产后进行随访,随访至产后3个月.结果孕34w前终止妊娠者,两组比较,病程<15d,半月内及1个月内恢复者,明显多于病程>15d者(P<0.05).3个月内恢复者两组无差异(P>0.05).孕34w后终止妊娠者,两组比较,病程<7d,半月内及1个月内恢复者,明显多于病程>7d者(P<0.05).3个月内恢复者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前病程愈短,其产后恢复愈快,但3个月内恢复率无明显差异.小于34孕周患者,随孕周增加,新生儿成活率增加,故小于34孕周患者适当延长孕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危险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3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早产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高征是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小死亡率高;剖宫产组和阴式分娩组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5.
习惯性晚期流产和早产在过去是困绕妇产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围产儿死亡率高。我院自1995年10月~1997年12月采用宫颈缝合术矫治宫颈松弛症,治疗习惯性晚期流产及早产18例,对延长孕周,保胎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l临床资料1.三年龄及孕产史:该组病例中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36岁。18例患者中无一例宫颈裂伤史。晚期流产、早产次数平均为438次。其中最多者达10次,最少者3例。本组病例中17例宫颈机能不全,其中1例为双胎。l例为孕前未诊断宫颈机能不全,但有流产早产史4次,此次妊娠为双胎,且在妊娠后宫颈内口松可容一指。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CT特征追踪(CT-FT)技术评估的左心室心肌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因疑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患者共17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分析,获得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以及射血分数(EF)。测量所有患者的CACS并分组。比较各组之间心肌应变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左心室GLS在不同钙化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其绝对值随CACS的增加而减小。结论CACS增加与左心室功能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7.
大隐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1],主要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静脉迂曲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下肢溃烂.近年来,激光、微波等腔内微创手术治疗静脉曲张在临床应用广泛[2],但在处理曲张浅静脉时,由于小腿组织薄弱,组织热传导损伤及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较多.对于此类病人,激光腔内闭合术(endovenous laser t...  相似文献   
8.
9.
张群  陈静  袁宏涛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52-1653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孕足月、非妊高征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92例,妊娠期糖耐量低减(GIGT)患者96例,妊娠期糖代谢正常者60例,分析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其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孕前体重:正常组与GIGT组、GDM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GIGT组、GDM组相比无差异(P>0.05),孕期增重:各组间无差异(P>0.05)。空腹血糖:正常组与GIGT组相比无差异(P>0.05),与GDM组相比有差异(P<0.05),GIGT组与GDM组相比有差异(P<0.05)。空腹血糖、胎儿体重随孕期增重增加而升高,空腹血糖,孕期增重<10kg与10kg~组间相比无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胎儿体重,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黄疸、巨大儿发生率随孕期增重增加而升高。剖宫产:孕期增重10kg~与15~20kg组相比无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产后出血、巨大儿:孕期增重>20kg组发生率增高,有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黄疸:孕期增重<10kg与>20kg组发生率增高,与10kg~及15~20kg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孕前体重有一定关系,对孕期增重无影响。孕期增重对母儿具有一定影响,随孕期增重增加空腹血糖、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升高,以>20kg组明显。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黄疸在<10kg与>20kg组增高。因此孕期增重以不超过20kg为宜,最好控制在10~15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与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2001年3月~2003年3月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ST), 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 以确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及妊娠期糖尿病(GDM), 其中GIGT孕妇72例, GDM孕妇40例, 糖耐量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IGT组的妊高征、巨大儿、胎儿窘迫、羊水过多、早产发生率以及手术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 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GIGT与GDM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孕期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是有必要的, 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均应进行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