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虞上勇 《河北医学》2000,6(1):50-5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在儿科中常见,有反复出血症状,出血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往往需长期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甚至脾切除等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8例ITP患者,均系本科1996年6月至1998年5月收住的病人。诊断标准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相提标准进行。其中急性型14例,慢性型4例,均为初发。年龄6个月~12岁。血小板计数<20×109/L10例,~50×10…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住院新生儿中最常见的疾病。轻者愈后良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近年来,我科对58例新生儿HIE采取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男 36例,女 22例,生后 24h内入院40例,24~72h12例,>72h6例。其中轻度 28例,中度20例,重度10例。诊断标准按1989年8月济南会议拟订HIE临床诊断和分度标准。1.2临床表现:惊厥9例,浅昏迷8例,嗜睡21例,尖叫14例,前胸饱满40例;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28~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防作用.方法 72例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30 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予以nCPAP进行呼吸管理,对照组患儿只有在吸氧浓度(FiO2)>40%,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波动于93%~96%,持续30 min以上时予以nCPAP.当FiO2>40%,患儿TcSO2波动于93%~96%,持续30 min以上,胸部X线同时有RDS征象时,予以一剂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观察两纽患儿RDS的发生率、PS和机械通气的使用率.结果 观察组RDS发生率为45.O%(18/40),明显低于对照组68.8%(22/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级RDS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DS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10/40)需应用PS,明显少于对照组50%(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后72 h内机械通气率47.5%(19/40),对照组71.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的发病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是一种无创性技术,对28~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RDS有明显的疗效,早期应用nCPAP对RD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外源性PS的应用以及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重型手足口病20例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6月2日某市暴发流行中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为各地手足口病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某市2008年5月1日至2008年6月2日共报告手足口病1001例,其中重型20例,对此次暴发流行的诊治及重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救治进行了总结。 结果 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患儿年龄多在3岁以下,平均年龄(23.619.2)月龄;最高体温39 ℃,平均(39.520.39)℃;发热至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时间1~4 d,平均(2.350.99)d;神经系统并发症均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最常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占60.0%(12/20),易惊占55.0%(11/20),肢体抖动占45.0%(9/20),嗜睡占35.0%(7/20);12例EV71感染患儿与6例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非CoxA16)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原核酸咽拭子检出率为83.3%(15/18),脑脊液检出率为94.4%(17/18);按照分期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病死率为0。 结论 本次流行中重型手足口病病情相对较轻,神经系统并发症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病程在4 d以内体温超过39 ℃者应及时留观,分期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检查6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炎治疗10d后复查超声,观察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的变化情况.结果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声像图特征:右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10d后复查,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由治疗前12.2±0.61/5.9±0.41mm缩小到64±0.60/3.3±0.34mm(纵横径,P<0.01).结论 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