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 N-proBNP、C 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浓度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因胸痛入院患者70例,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结果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 N-proBNP、C 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呈正相关(P <0.01)。结论BNP、C 反应蛋白联合肌钙蛋白检测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6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阴性80例为对照组。2组均排除严重肝、肾、肺、脑及其他心脏病。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1支病变组45例,2支病变组31例和3支病变组30例。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浆BNP、U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颈动脉IMT、血浆BNP、U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IMT、血浆BNP、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1、2和3支病变组IMT、血浆BNP、UA水平均呈逐级增高趋势(P<0.01)。3支病变组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1支和2支病变组(P<0.01),2支病变组颈动脉IMT亦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P<0.01)。结论:颈动脉IMT、血浆BNP和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联合测定颈动脉IMT、BNP和UA水平可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尿酸(UA)、脑型钠尿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疑似CHD患者72例,入院后均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CHD患者52例,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3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9例),其中AMI组患者入院时有溶栓适应证无禁忌证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组(18例)、双支组(19例)与3支及以上(多支)组15例。对照组为经造影排除CHD诊断者20名。比较各组血UA、BNP及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AMI组患者血UA、BNP与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UAP组和对照组(P<0.05~P<0.01),UAP组患者血UA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双支与多支组患者血UA、BNP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支组(P<0.01),而多支组患者3项指标亦均高于双支组(P<0.05~P<0.01)。结论:血UA、BNP与hs-CRP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可用来评估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及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尿酸(BUA)、D-二聚体(D-Dimer)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3月因ACS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171例患者为试验组,取同期冠脉造影或冠脉CT无明显异常患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RDW、BUA、D-二聚体和BNP。试验组采用Gensini评分分组,分析各组4项指标;按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MACE)分组,分析各组4项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4项指标与ACS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RDW、BUA、D-二聚体和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不同Gensini评分各组RDW、D-二聚体和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MACE组内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4项指标均与ACS相关,灵敏度分别为0.468、0.544、0.655、0.404,特异度为0.738、0.662、0.708、0.754,AUC为0.610、0.617、0.670、0.58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对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患者体内血小板及微粒(MPs)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0-2019-05期间在我院治疗的NVAF患者(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47例作为NVAF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常规指标、磷脂酰丝氨酸(PS)阳性的血小板、MPs水平,并采用凝血实验和纤维蛋白生成实验分析血小板及MPs的促凝活性的变化。结果:NVAF组治疗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D-D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的PT、APTT延长,D-D聚体水平降低(P0.05),NVAF组治疗后PT、APTT仍短于对照组,D-D聚体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前PS~+血小板、总MPs及血小板释放的微粒(PMP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PS~+血小板水平、总MPs水平及PMPs水平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小板及MPs促凝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的血小板及MPs促凝血时间明显延长,但仍短于对照组(P0.05)。NVAF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小板及MPs促纤维蛋白生成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NVAF组治疗后血小板及MPs促纤维蛋白生成能力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降低了NVAF患者体内血小板及MPs促凝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吲达帕胺,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用药组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 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BUN、24 hUAER、SCr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吲达帕胺和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薛鹏程 《淮海医药》2014,(4):315-3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NGAL)对冠状动脉诊治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3年4月使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的80名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分别于冠状动脉诊治术前24 h内、术后12 h,24 h和48 h抽血检测Scr。同时于术前24 h内,术后2h收集尿液检测NGAL。所有入选的患者以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病例为CIN组(以48 h的Scr为诊断标准),从未发生CIN病例中选取2.5倍CIN组例数的患者作为非CIN组。结果 CIN组冠状动脉诊治术后2 h尿NGAL浓度较术前24 h的尿NGAL浓度显著升高(P<0.05);非CIN组冠状动脉诊治术后2 h的尿NGAL浓度较术前24 h的尿NGAL浓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诊治术后2 h尿液NGAL可以作为早期诊断CIN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也是公认有效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影响及调控内皮细胞的黏附、运动、增殖,且与肿瘤及多种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TSP-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许多病理改变相关且对于视网膜血管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本文就TSP-1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镇痛、卧床休息、吸氧、钙离子拮抗剂、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8.0%,观察组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