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背景:研究发现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内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表达CD146显著增加,故推测CD146可能参与了组织的炎症反应.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活动期组46例,非活动组16例.同时选择同期医院健康职工和大学生20名为对照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初诊时评估BASDAI、BASFI、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体评分(PGA)、夜间痛、总体背痛评分、晨僵时间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20例正常人外周血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魏氏法测定血沉及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溶性CD146与各项检测指标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血清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较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6的表达水平与BASDAI呈正相关(P<0.05);累及外周关节型者血清可溶性CD146较单独中轴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果表明,外周可溶性CD146表达水平的增加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其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八年一贯制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基于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能力模型的6个方面制定量表,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05—2012级145名八年一贯制学生、86名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及拥有八年制教学经验的10名教师进行调研。结果 八年制男生在总分和“问题解决和临床技能”方面评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年制学生随着年级升高,“问题解决和临床技能”和“系统实践能力”的自评分数增高(P<0.05)。八年制学生自评总分均高于相应阶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P<0.05)。教师对八年制的评价与学生自评结果基本一致,对“问题解决和临床技能”评分较高(P<0.05)。结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八年一贯制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证实,但临床经验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CKD 3~5期非透析和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评估价值.方法:入选18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CKD 1~2期68例,CKD 3~5期ND患者89例,CKD 5期HD患者30例,比较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终末期肾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结果:HbAlc与GA在每组均显著相关(CKD 1~2期:r=0.632,P〈0.001、CKD 3~5 ND期:r=0.647,P〈0.05、CKD 5 HD期:r=0.585,P〈0.001),但血液透析患者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显著高于CKD 1~2期及CKD 3~5期非透析患者(4.14 vs 1.84、2.12,P〈0.05).CKD 5 HD组GA/HbAlc的值显著低于非透析组(3.01±0.75 vs 2.48±0.58、2.48±0.5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透析组仅空腹血糖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GA与HbAlc在CKD 3~5期非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HbAlc明显低估了血糖的真实水平,GA较HbAlc更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CKD3~5期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探讨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8例CKD3~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测定血清25(OH)D3、iPTH、血清肌酐(Scr)、血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各期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GF-23的关系。结果:(1)CKD各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D各期FGF-23水平逐步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校正血钙、血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0.01)和白蛋白(P〈0.05)存在直线正相关关系。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P〈0.01)存在正相关关系。(3)非透析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血磷、iPTH、肌酐清除率是血清FGF-2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FGF-23)=1.700+0.106(P)+0.048(LogPTH)-0.003(Ccr)。透析组PTH、CRP是影响FGF-23的主要变量。结论:CKD患者血FGF-23明显升高,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可能是CKD患者血FGF-23水平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木兰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按再灌注时间又分为4个亚组,每组5只。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再灌注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木兰脂素2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达相应时间点时,从各亚组大鼠取血备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组织用于观察病理变化以及作免疫组化分析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BUN、Scr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治疗组BUN、Scr较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肾组织损伤较假手术组明显加重,而治疗组的肾组织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肾组织P-选择素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治疗组肾组织P-选择素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木兰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夷挥发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辛夷挥发油大、中、小剂量治疗组。造模前、后及成模后第4、8、12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24h尿蛋白定量;第12周处死大鼠检测肾功能;光镜及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血糖、肾重/体重、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血肌酐显著降低(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辛夷挥发油各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改变亦较糖尿病对照组轻。结论:辛夷挥发油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P-selectin mRNA表达而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27例皮瓣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总结27例皮瓣移植术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健康指导、各种检查、供受区皮肤准备、病室准备等;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保持正确体位及有效的固定姿势,加强疼痛护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进展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42例住院CKD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以肾脏病预后膳食改良试验(modified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将随访两年后CKD分期级别增加者做为A组,无进展者做为B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量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男性、老龄、贫血、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CKD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CKD发生和CKD进展拥有许多相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经研究发现,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矿物质,尤其钙、磷的含量非常高。经常食用鱼鳞,能增加人体骨骼的钙质和胶质,可以防止小儿软骨病和老年骨质疏松症。鱼鳞中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们的记忆力,延缓脑细胞退化,有抗衰老的作用。鱼鳞中还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在血液中以结合蛋白质的形式帮助传送及乳化脂肪,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聚和沉淀,具有防止动脉硬化及心脏病等作用。从鱼鳞中提取的6—硫化鸟嘌呤,可用于治疗白血病,有效率达70%~75%。此外,鱼鳞对胃癌、淋巴腺瘤也有不同程度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