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姜黄素对鼻咽癌细胞株C666-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0、10、25、50及100 μmol/L姜黄素作用24 h或50 μmol/L姜黄素不同时间(0、6、12及24 h)后, CCK-8法检测C666-1细胞的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 h后细胞内AMPK、S6K1及S6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与0 μmol/L 组比,50、100 μmol/L姜黄素作用24 h后,对C666-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38.33±6.53)%、(2114±5.36)% vs (100±0.00)%, 均P<0.05];50 μmol/L姜黄素作用6 、12 、24 h后,对C666-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49.6±5.67)%、(47.7±6.65)%、(46.86±9.4)% vs (100±0.00)%,均P<0.05]。50、100 μmol/L姜黄素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43±12.53)%、(48±8.54)% vs (2.87±1.03)%,均P<0.05],50 μmol/L姜黄素作用12 、24 h后,细胞凋亡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35.33±5.86)%、(47.33±13.01)% vs (4.33±3.21)%,均P<0.05]。50、100 μmol/L姜黄素可促进细胞内AMPK磷酸化,抑制其下游mTOR信号通路中S6K及S6蛋白的磷酸化活化[(3.87±1.38)、(019±0.16)、(0.39±0.24) vs 1; (4.34±1.34)、(0.059±0.043)、(0.11±0.095) vs 1,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鼻咽癌C666-1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AMPK、S6K1及S6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利福平广泛用于抗结核治疗,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探讨利福平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利福平模型组,采用利福平灌胃制备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动态监测造模第0、7、14、21、28、35、42、49d大鼠血清ALT、AST、ALP活性以及TBIL、DBIL含量变化。造模第14、49d分批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检测肝匀浆TBA、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利福平模型组血清AIJT、AST、ALP活性和TBIL、DBIL含量于给药后升高,第7~21d达高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第49dAIJT、AST活性和DBIL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平模型组肝组织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断裂、毛细胆管扩张以及胆汁淤积。造模第14、49d利福平模型组TBA、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第49dTBA含量较第14d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较第14d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d利福平模型组SOD、GSH-Px活性较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P〈0.05),第49d利福平模型组SOD、GSH.Px活性较第14d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可导致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肝损伤,并存在肝损伤适应性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短期预后,评估ESD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接受ESD治疗的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ESD治疗情况、切除标本的组织学病理结果、随访结果等.结果 病变的大小、周长、浸润深度、切缘情况与淋巴血管浸润(LVI)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周长和浸润深度是影响LVI的独立危险因素.ESD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灶的整块切除率为100.00% (328/328),完全切除率为94.51%(310/328),治愈性切除率为89.33% (293/32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迟发性出血0.75%,食管狭窄4.49%,无一例患者发生穿孔.术后总体复发率为0.75%(2/267).共有23例患者在术后追加了手术或辅助治疗,A组(pCurA)术后没有追加任何治疗,B组(pCurB)以追加放疗为主,C组(pCurC)以追加外科手术为主.结论 对于浸润深度不超过SM1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ESD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病变周长≥3/4或浸润深度较深的患者是发生LV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前评估中应加以重视.在术后评估中,对于pCur A或pCur B的患者应密切随访,而pCur C的患者应积极追加手术或者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蜂毒肽(Melittin, Mel)与依布硒啉(Ebselen, EbS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协同抗菌活性和机制。方法 96微孔板实验结合分光光度法(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UV-vis)检测蜂毒肽-依布硒啉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 EM)观察蜂毒肽-依布硒啉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通过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5,5′-Dithio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获得电子后显色的能力,观察蜂毒肽-依布硒啉对细菌硫氧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 TrxR)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蜂毒肽-依布硒啉对细菌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量的影响;使用活性氧清除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 DTT)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蜂毒肽与依布硒啉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可协同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以检测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为基础的各种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对于早期胃癌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144例患者,其中早期胃癌74例,对照组(非胃癌住院患者)70例。空腹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水平。按照日本ABC法、改良ABC法及中国新型胃癌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三种评分系统对于胃癌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PG水平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血清G-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BC法中,ABCD四组人群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48.6%、59.4%、0.0%、100%;改良ABC法中三组人群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57.6%、35.9%、50%;新型胃癌评分系统以11分作为诊断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8%、71.4%、68.1%、70.6%、65.8%。但在低风险人群中,有26例(35.1%)为胃癌患者。比较低风险和中高风险胃癌人群,发现在低风险人群中,女性较多。结论日本ABC法和改良ABC法对胃癌的筛查价值有限,不适用于中国国情。中国新型胃癌评分系统对胃癌的筛查效能较上述两种方案明显提高,但对于女性低风险患者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6.
李杨  汪胡根  蔡轶  冯慧  王亚雷  孙斌 《安徽医药》2021,25(8):1505-1508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圈套器冷切除术(CSP)后瞬时性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肠息肉CSP治疗的病人58例,依据是否发生瞬时性出血分为瞬时出血组7例,无出血组51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息肉大小、部位、形态、病理、血肿形成、圈套器冷切除创面突出物形成、创面大小及创面出血分级.结果 共搜集58例病例包含137处病变,其中瞬时出血组病变14处,无出血组病变123处,单因素分析中,两组病变分布位置、形态、是否形成圈套器冷切除创面突出物、创面大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瞬时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病变大小[(5.929±1.269)mm比(5.073±1.139)mm]、病理性质、是否形成血肿以及创面出血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两组仅血肿形成及创面出血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息肉冷切除术后创面血肿形成及明显渗血提示瞬时性出血风险较高,需适时追加内镜下止血治疗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的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催产素引起小鼠痛经模型所致扭体实验,观察当归芍药散对痛经的治疗作用。结果当归芍药散24,36和48g/kg连续灌胃给药12d,可显著抑制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小鼠痛经的发生。结论当归芍药散具有显著抗痛经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新会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橘皮素、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辛弗林、柠檬苦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并结合UV法测定其总黄酮、多甲氧基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超声法提取,利用HPLC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使用A相(磷酸水,pH 3.7)-B相(甲醇∶乙腈=1∶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别测定新会陈皮中8种成分的含量;利用UV法测定总黄酮(283 nm)、多甲氧基黄酮(330 nm)和总酚酸(765 nm)的含量。结果: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黄酮类成分中以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含量较高,此外,辛弗林、没食子酸和柠檬苦素的含量分别为0.278 6%、0.000 6%和0.099 8%;UV法测定结果显示总黄酮、多甲氧基黄酮及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5.213 7%、1.242 4%和2.112 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可为新会陈皮质量的有效控制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胡静  许建明  蔡轶  吴娟  时晨  马晓菡 《安徽医学》2016,37(8):995-99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不同检查时机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诊断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年9月至2015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入组157例OGIB患者,按开始出现消化道出血至胶囊内镜检查时间将其分为出血开始3 d内接受检查患者(A组)及出血开始3 d后接受检查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诊断率及后续治疗干预间的差异。结果 共有157例OGIB患者(男性83例,女性74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总体阳性率为89.2%,血管畸形为最主要的阳性发现(32.5%)。A组患者阳性率为94.2%,B组患者阳性率仅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输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较早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可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并因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10.
胡静  许建明  蔡轶  吴娟  时晨  马晓菡 《安徽医药》2016,37(8):995-998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不同检查时机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诊断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年9月至2015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入组157例OGIB患者,按开始出现消化道出血至胶囊内镜检查时间将其分为出血开始3 d内接受检查患者(A组)及出血开始3 d后接受检查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诊断率及后续治疗干预间的差异。结果 共有157例OGIB患者(男性83例,女性74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总体阳性率为89.2%,血管畸形为最主要的阳性发现(32.5%)。A组患者阳性率为94.2%,B组患者阳性率仅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输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较早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可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并因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