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的21例胸腰椎结核病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胸椎结核8例,胸腰段结核2例,腰椎结核11例,合并不全截瘫2例,术后观察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脊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本组17例获得随访,时间最短为1.5年,最长4年。平均27个月,复查X线片,椎间植骨融合,无复发,11例后凸畸形部分矫正,平均矫正19°,内固定无断钉及螺钉拔出。结论:对有适应证的胸腰椎椎体结核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术对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可以部分矫正畸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可行性。方法选择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陈旧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后凸角度〈70°12例患者(A组)给予截骨+闭合矫形治疗,后凸角度〉70°多椎体融合18例(B组)行后凸融合节段截骨+双轴旋转矫形+前柱重建,患者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均完成2年随访。观察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改变情况及脊柱矢状位平衡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满意指数(PSI)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显示全部患者脊柱后凸角度和腰椎前凸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总体矢状位平衡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患者Frankel分级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为93.3%。A、B组后凸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根据后凸程度不同选择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效果良好,矫正率高,可有效改善生活功能障碍情况及神经功能.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制备了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药物性肝损伤(DILI)模型,探讨了扶正养肝合剂对DILI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扶正养肝合剂高、低剂量组(0.24,0.12 g·kg^-1)。小鼠连续灌胃给药21 d,最后一次给药16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APAP(600 mg·kg^-1),建立急性DILI小鼠模型,观察扶正养肝合剂对DILI小鼠肝脏质量和肝重比的影响;考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水平;用Q-PCR法测定肝组织中ptgs2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并用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肝脏切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扶正养肝合剂能够缓解APAP诱导的小鼠肝脏肿大及肝重比增加,降低DILI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同时抑制MDA产生,升高NADPH及GSH水平,下调ptgs2 mRNA水平,上调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扶正养肝合剂通过抑制ferroptosis发挥对DILI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肠结核临床表现的复杂性、误诊原因和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术前被误诊的肠结核的临床资料、诊断难点及诊治过程。结果:腹痛、腹部包块和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结核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肠结核较易误诊为肠肿瘤。结论:通过对5例肠结核误诊的分析,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单一前路)28例、B组(单一后路)29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29例3组。观察比较3组术中术后基本情况、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术后红细胞沉降率、骨融合时间、术后Cobb角、平均矫正角度、末次随访矫正丢失角度和ASIA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A组出现9例并发症,B组7例,C组8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灶范围、病变程度等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治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2001年4月-2002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10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的10例中,有8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2例单纯引流。术后死亡4例,目前无瘤存活最长的1例已达18个月。术后出现胆瘘1例,腹水及切15感染各2例。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和预后与其分化程度直接相关。其手术切除率的提高和术前的辅助检查、对肝门部解剖认识的加深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但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远期治疗效果,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前路同定与后路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矫形及神经康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选择本院及北京胸科医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同定术治疗,采用前路固定的49例作为A组,采用后路同定的40例作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为(2.4±1.1)h,明显短于B组的(3.5±0.9)h;A组术中出血量为(385±40)mL,明显少于B组的(420±35)mL,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B组的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B组为10.0%,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手术时问短、出血量少的优点,且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后路同定治疗脊柱结核具有更佳的矫形效果,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更为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肘关节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U型切骨成形术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行晚期肘关节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U型切骨成形术病例。结果:本组9例病例均按期拆线、拔针,其中有8例Ⅰ期愈合,1例经换药后1个月愈合。术后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病灶清除U型切骨成形术对晚期肘关节全关节结核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