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早期口服布洛芬治疗极低体质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成早期治疗组25例,生后早期(日龄2~3d)经心脏彩超证实PDA,即予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照组20例,因临床出现PDA征象而经心脏彩超证实有PDA存在后,再予以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早期治疗组PDA关闭23例(91.3%),对照组关闭1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血小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脑室内出血(IVH)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P<0.05);早期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早期口服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DA疗效确切且较安全,生后3d内早期应用有益于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入院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36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O2 、PCO2 、pH、FiO2、PEEP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便于开展.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联合鼻饲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鼻饲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间断鼻饲注入喂养,起始每次奶量2mL/kg,每3h1次,每天递增2mL/kg。治疗组(25例)在间断鼻饲喂养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0.5g/次,2次/d,鼻饲注入。所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日龄(13.32&#177;1.63)d,对照组(14.96&#177;1.46)d,t=3.64,P〈0.01;达到完全肠道喂养时间治疗组为(17.84&#177;1.28)d,对照组为(20.04&#177;1.5)d,t=5.37,P〈0.01。发生喂养不耐受治疗组3例,对照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胃肠道喂养同时补充微生态制剂,在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黄疸消退、早日过渡到全胃肠营养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将8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依据生后是否早期行溶血试验检查分为两组:生后即刻行溶血试验检查者为早期诊治组45例;未早期行溶血试验检查者为对照组37例。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间入院日龄、胆红素峰值、住院时间、光疗时间、血红蛋白值等之间差异。结果早期观察组入院日龄(31.2±16.8)h,对照组(81.6±30.5)h(t=2.1,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诊治组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均在生后48h内,而对照组均在生后48h后。早期诊治组胆红素峰值(229.1±73.5)μmol/L,所需光疗时间(67.2±14.4)h,生后1周时血红蛋白值早期诊治组(140±11)g/L,对照组分别为(316.5±71.8)μmol/L,(89.8±21.6)h,(126±24)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危儿生后即刻行溶血试验检查能早期确诊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出生48h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原因,并对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进行随访。方法:对我市二医院及市妇保院新生儿病房2002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1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资料齐全的38例进行随访监测,测定其发育商(DQ)及身体生长发育值。结果: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主要有低体温82例(62.1%)、呼吸暂停80例(60.6%)、呼吸窘迫综合征(RDS)37例(28.0%)、贫血88例(66.7%)、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CLD)16例(12.1%)、代谢紊乱64例(48.5%)、脑室内出血(IVH)23例(17.4%)。死亡原因主要有RDS、IVH、感染、肺出血。体重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VLBW I在婴幼儿时期身高、体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的约占2/3,DQ在中下水平及以下者占36.8%。结论:提高VLBW I存活率、降低致残率必须重视产前检查,加强围产期保健;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其婴幼儿期的保健工作,积极指导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