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广西地区牛羊场硬蜱种类及其分子特征,了解该地区蜱类的分类地位,为养殖户防控硬蜱及蜱媒传染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实验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采用动物体表法采集寄生的蜱类;提取蜱基因组,PCR扩增3种硬蜱的线粒体16S rDNA和COI基因片段,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基于邻接法,用MEGA6.0软件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牛羊体表上共采集蜱2 030只,隶属1科2属3种,其中微小扇头蜱1 968只,长角血蜱49只,具角血蜱13只。PCR扩增微小扇头蜱、长角血蜱和具角血蜱16S rDNA和COI基因片段长度分别是460 bp和710 bp左右,分别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相应种类相似较高且在一个进化分支上。结论 广西地区牛羊场优势蜱种是微小扇头蜱且存在长角血蜱和具角血蜱。三蜱种16S rDNA和COI序列存在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某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中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情况、基因突变类型及构成比,制定有效可行的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有效降低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为达到“优孕”的目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跨越断点PCR方法和导流杂交技术对某院就诊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阳性的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结果 2 506例疑似病例中检出942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检出率为37.59%;其中654例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占69.43%,检出11种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以--SEA/αα(72.32%)、-α3.7/α α(15.75%)和-α 4.2/α α(3.67%)三种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最常见;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占28.77%,15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中共检出13种,突变频率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IVS-2-654(38.75%)、CD41-42(29.89%)、CD17(10.70%);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占1.80%,检出12种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以-α3.7/α α复合CD17/N最多见,占23.53%.结论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174临床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较高,α地中海贫血以缺失型-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则以IVS-2-654 (C-T)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应加强对不孕不育患者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和基因诊断,以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达到“优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出率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0年1—12月送检的1 236份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支原体培养和白带常规检测的结果。结果①1 236例标本中,Uu阳性率为45.5%,Hh阳性率为7.5%,Uu+Mh阳性率为6.4%;②Uu阳性率在清洁度Ⅱ、Ⅲ、Ⅳ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4,P0.05)。Mh和Uu+Mh的阳性率从清洁度Ⅱ到Ⅳ度有增加趋势,在Ⅲ与Ⅱ度间和Ⅳ与Ⅱ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8、11.6,P0.05;χ2=5.265、10.72,P0.05);Ⅳ与Ⅲ度间,Mh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P0.05),而Uu+Mh阳性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2.517,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主要以Uu为主;Uu阳性率在不同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h阳性率随清洁度增加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某三级综合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有效控制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12-2014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12-2014年某三级综合医院共分离出551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和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占77.3%.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其次是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基本在5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也接近50%,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活性较好.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因此需要加强该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及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精液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医学生殖中心就诊的41名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试验组)和45例健康生育男性(对照组),采用伟力WL-9000精液分析仪测定精液密度、活力、畸形精子率、前向运动活动精子等精液参数;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法)进行精子DNA完整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精液密度为(40.19±18.52)×106/ml,精子活力为(39.33±15.84)%,精子畸形率为(28.83±10.54)%,前向运动精子为(37.95±11.67)%,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为(23.35±12.2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精液密度下降、活力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前向运动精子减少、DF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6.87、11.40、5.75、7.48,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精液参数及精子DNA,可能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了解并分析厦门地区育龄青年地中海贫血(地贫)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分布特征,为地贫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及减少地贫漏诊和误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本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 960对育龄夫妇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血清铁、铁蛋白筛查,筛查阳性患者通过“PCR+膜杂交法”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果 2 960对育龄夫妇经血液学筛查结果中阳性共1 160例(占19.59%),检出地贫基因携带者408例,占6.89%;其中α地贫基因携带者286例,占4.83%,最常见的地贫基因型为--SEA/αα,占全部α地贫基因携带者的74.13%;β地贫基因携带者1 14例,占1.93%,最常见的地贫基因型为CD41-42(-TCTT)和IVS-2-654(C→T),分别占全部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34.21%和32.46%;α地贫复合β地贫基因携带者8例,占0.14%.结论 厦门地区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α地贫基因携带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SEA/α α,β地贫基因携带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CD41-42(-TCTT)和IVS-2-654(C→T);对于血液学筛查阳性的人群,进一步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可避免漏诊误诊,更好的为临床地贫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福建闽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又称地贫)的罕见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22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来自于福建闽南地区的38例因血液学检测的结果与常规基因突变测定结果不相符、可能是罕见的地贫类型的样本,其中男16例,年龄5~47岁;女22例,年龄15~56岁,运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法进行一一鉴定。结果 本研究检出了地贫罕见基因突变21例,其中包括了罕见的 α 珠蛋白基因突变6种,分别是8例泰国型缺失(--T HAI )、2例中国香港型缺失 (HKαα) 、2例菲律宾型(--FIL)、1例CD 30(-GAG)、1例CD 122 CAC>CAG,WSM和1例αα/αααanti4.2,其中,2例--FIL来源于一对母子;罕见 β 珠蛋白基因突变6种,分别为1例CD56 GGC>GAC、2例IVS I-129 A>G、1例同时检出CD54 GTT>GTC和Terminal CD +32 A>C两种突变、1例113A>G(Poly A (A>G) AATAAA>AATAAG)、1例越南型-HPFH(Vietnamese HPFH)缺失型β地贫,其中CD54 GTT>GTC突变为首次报道。结论 本研究通过测定的几种较罕见地贫基因加以了分析,对福建闽南地区地贫基因突变的种类加以了补充,可为地贫基因的检测诊断提供必要的分子信息 。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引起患者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谱,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离自2014年度本院住院患者的尿培养阳性菌株共488株,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检测则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双纸片法确证试验。结果引起尿路感染的488株病原菌中,共检到大肠埃希菌235株(占48.16%,235/488),其中产ESBLs菌株54株(占23.0%,54/235)。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产ESBLs菌株具有多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高于90%,对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分别为53.70%、36.00%和31.48%,其耐药率大多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本次研究发现3株耐亚胺培南的大肠埃希菌。结论引起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尤其是产ESBLs菌株,临床上需及时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同时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 2013年1~12月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生殖道感染的女性1 542例,根据病原体感染情况分为衣原体感染组(47例)、细菌性阴道炎病组(32例)、真菌感染组(59例)。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女性40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Uu和Mh进行检测。分析支原体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其对常见的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度及耐药性。结果支原体检测总阳性率总阳性率为49.7%(766/1 542),Uu阳性率为42.1%,Uu与Mh混合感染阳性率6.5%,Mh阳性率1.1%。细菌性阴道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支原体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Uu、Mh感染、Uu与Mh混合感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均有95%左右的高敏感率,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及加替沙星均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敏感率均低于50%。Uu与Mh混合感染较单一感染耐药性明显增强。结论女性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以Uu为主,细菌性阴道病可使女性患者更易感染支原体。Uu、Mh感染Uu与Mh混合感染均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较敏感,可推荐为临床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