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蓝兴锐 《中外医疗》2010,29(5):168-168
目的探讨采用仪器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人工镜检的结果有何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检测的尿液标本结果。结果1200份尿液标本,通过仪器检测,红细胞的阳性为631份,阴性569份;通过人工镜检,红细胞的阳性为567份,阴性633份;红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9.9%;1200份尿液标本,通过仪器检测,白细胞的阳性为473份,阴性727份;通过人工镜检,白细胞的阳性为494份,阴性706份;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7%;由此可见,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通过仪器检测和人工镜检,其结果并不能完全一致。结论对于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检测,适当情况下应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症状,采用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进行诊断,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降低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几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培养与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房水中的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为进一步探讨NB致白内障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前收集30份房水标本,通过脱矿、过滤、离心处理,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NB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培养物形态。结果:培养6wk后,对培养标本进行观察,发现12瓶(40%)培养液中存在絮状漂浮成团的NB,并且其中8瓶培养液瓶底亦可见贴壁生长的成团的或散在分布的颗粒沉淀状NB;对照组一看见1例絮状漂浮,并可见管底颗粒沉淀;对照组二未见絮状漂浮和颗粒沉淀。透射电镜可见NB为针状物的聚集体,大小不一。结论: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分离培养鉴定出NB,表明其感染与白内障发病可能有关,需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对于梅毒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1650例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梅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50份血清标本经ELISA法、TRUST法和RPR法分别进行检测,共检出17例梅毒可疑阳性标本经TPHA法确认,ELISA法的假阳性率为6.67%(1/15),假阴性率0%;TRUST法的假阳性率为13.33%(2/15),假阴性率为13.33%(2/15);RPR法的假阳性率为20.0%(3/15),假阴性率为20.0%(3/15)。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的准确率最高,适合作为梅毒项目检测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蓝兴锐 《吉林医学》2010,31(8):1025-1026
目的:探讨血尿酸检测对于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血症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的水平与正常尿酸血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为64.21%,冠心病的发生率为44.21%,脑卒中的发生率为35.79%,与正常尿酸血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应将血尿酸水平的检测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以便于控制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以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于其他未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