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研究组与常规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心率变化、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拔管后镇静状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过程中收缩压、舒缩压以及心率均无较大幅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气腹后收缩压(130.30±6.35)、心率(90.47±4.69a)与基础值以及同期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5.12±0.34)、拔管时间(6.17±1.16)、睁眼时间(7.34±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清醒/镇静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杰  蒋迅  刘娟娟 《现代保健》2014,(24):31-33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对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5例(Q组)和对照组35例(D组)。Q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过程中吸入1%~3%的七氟醚,D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中不使用七氟醚,使用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气管导管带管时间、术后ICU留置时间等。结果:与D组比较,Q组在麻醉诱导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小,更平稳(P〈0.05);气管导管带管时间和术后在ICU留置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麻醉能使循环功能更稳定,心、肺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迅 《吉林医学》2010,31(18):2873-2873
目的:探讨目前全身麻醉方法行择期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的1 8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硫喷妥钠、恩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可能与术中知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13例(0.72%)。结论:术中知晓可在多种择期手术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蒋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73-74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复合传统局麻的麻醉方法在鼻窦手术中的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本院行超声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复合传统局麻的麻醉方法的60例鼻窦手术患者的麻醉及手术过程。结果:60例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96.7%;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3.18±6.15)ml,与以往局麻的平均出血量(71.25±4.43)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复合传统局麻的麻醉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且达到了很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纤维内镜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毛振北  蒋迅 《临床医学》2009,29(1):62-64
目的研究使用纤维内镜给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方法和意义,总结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的规律。方法行开胸手术或单肺通气的患者100例,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先用听诊法定位,再用纤维内镜确定调整导管位置,记录结果。结果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纤支镜检查分别有68%和43%的导管需调整位置,右侧导管较左侧导管更容易错位,导管错位在侧卧位时以偏浅为主,平卧位过深与过浅相当。结论使用纤支镜给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是一种更加准确、直观、可靠的方法,在插管、改变体位后和手术过程中以及使用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时必须常规进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麻醉事故的发生除了医院麻醉管理水平和当地医疗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与麻醉医师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表现或缺陷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蒋迅 《九江医学》2004,19(1):40-40
患者女 ,4 3岁 ,6 2kg ,术前诊断慢性鼻窦炎 (双侧 )鼻息肉 (双侧 ) ,拟全麻下行双侧鼻内窦切开手术 ,术前一般情况尚好 ,Hb 12 0 g/L ,RBC 4× 10 12 /L ,WBC 9× 10 9/L ,N 0 5 1,L 0 4 9,血小板 2 0× 10 9/L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均正常 ,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10 0mg、阿托品 0 5mg ,肌注 ,入室时BP 12 0 / 80mmHg ,HR 90次 /分 ,RR 2 4次 /分 ,全麻诱导、静注 :芬太尼 0 1mg咪唑安定 5mg ,异丙酚 12 0mg ,司可林 75mg后 ,插管 ,用仙林 2mg/ 30min ,吸入氨氟醚 (1 5vo1% )手术历时 1.5h ,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 ,呼唤能睁眼 ,仔…  相似文献   
8.
刘娟娟  蒋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45-4646
目的:回顾性总结60例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管理初步体会。方法:2005年1月至2000年6月完成心内直视手术60例,使用JostraHL-20型心肺机,鼓泡或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冲用乳酸林格溶液及血浆,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冷停跳液灌注。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53min~18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min~123min,心脏自动复跳41例,电击复跳19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合适的温度﹑血液稀释度和灌注流量,及时的监测,加强心肺脑肾等多脏器的保护和血液的保护,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减低手术后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采用卧位与坐位麻醉的效果,比较两种体位引发的不良反应,为提高纤维支气管镜的安全性寻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5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时体位的不同分为卧位组与坐位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总有效率、发生呕吐、氧分压下降、耐受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呛咳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体位对患者的麻醉效果各有优缺点,只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麻醉药喷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麻醉时间的掌控,能有效将麻醉产生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保证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顺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对患者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35例(Q组)和对照组35例(D组)。Q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过程中吸入1%~3%的七氟醚,D组在麻醉诱导和体外循环中不使用七氟醚,使用异丙酚。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气管导管带管时间、术后ICU留置时间等。结果:与D组比较,Q组在麻醉诱导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小,更平稳(P0.05);气管导管带管时间和术后在ICU留置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吸入七氟醚麻醉能使循环功能更稳定,心、肺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