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例小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息儿男,5岁。因咳嗽、气促3月余入院。入院前3月息儿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干咳、偶有白色沫痰,无咯血,伴气促以夜间和活动后明显,有低热,无盗汗,1月前在外院胸片示:“肺纤维化,粟粒性肺结核待排?”。在外院住院治疗1周予“仙力素、硪术油”抗感染,同时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痨治疗后咳嗽、气促缓解。入院前4天患儿受凉后咳嗽加重,气促明显。诉心慌、心累,活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按病情轻、中、重度持续不同,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同时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对<7岁的患儿可加用储雾罐。并由专科护士讲解使用方法。结果:治疗2周后,日间、夜间症状、肺部哮鸣音评分显著下降,治疗至6个月时无症状的病例已达99.15%,治疗2周后用万托林的量明显减少。6月时有记录的357例随访中显效355例(99.4%),有效1例(0.3%),无效1例(0.3%),总有效率99.7%。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哮喘,只要用量恰当,吸入的方法正确,可以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减轻哮喘发作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白三烯拮抗剂安可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安可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31例哮喘患儿均口服安可来,每次20mg,每日2次,共用4周,观察哮喘评分变化及β2激动剂使用次数,同时观察肺功能变化.结果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3例.结论安可来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化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与哮喘儿童年龄的关系,为避免接触变应原及进行早期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门诊2005年6月-2007年1月收治的913例哮喘患儿采用欧州丹麦ALK-ABELLO公司提供的13种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液进行试验,以变应原及组胺所致风团直径比判定其反应级别.分析各变应原的阳性率、皮肤指数(SI)、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及各年龄组变应原SI和阳性项数.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粉尘螨、屋尘螨和热带螨阳性率和SI分别居前3位.年龄是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1.16,95%Cl为1.09~1.24.>5岁哮喘儿童变应原SI显著高于≤5岁哮喘儿童(Z=5.68 P<0.01).2~8岁组哮喘患儿,无论变应原SI还是阳性项数都逐渐增加,其中>5~8岁组哮喘患儿变应原SI和阳性项数水平高且增长快,>8~10岁为高峰平台期,10岁后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年龄是变应性哮喘的危险因素.>5岁哮喘患儿的变应原SI显著高于≤5岁哮喘患儿.>5~8岁为变应性哮喘患儿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最佳年龄期.应抓住这个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窗口年龄期,尽早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影响哮喘患儿吸入治疗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根据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教育中心1998年编译的《全球哮喘防治创仪》GINA方案,哮喘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强调用β2激动剂吸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长期持续吸人激素防治哮喘复发。但在吸人疗法治疗哮喘的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而导致治疗失败。现将影响小儿哮喘吸入技术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IL-17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诱导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 17,IL-1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探讨其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差异性,为儿童哮喘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量表调查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到我院哮喘中心就诊的492例哮喘儿童(≥7岁)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对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不同、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不同、病程不同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家族史仅在哮喘儿童总体自我管理及疾病医学管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养方式在哮喘儿童总体自我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社会心理管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与13~17岁组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明显高于7~9岁组;照顾者文化程度为大学组、高中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小学、初中组;病程≥5年的哮喘儿童自我管理行为处于最高水平;有家族史的患儿在总体自我管理水平和疾病医学管理上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P<0.05);采用一方打骂,一方溺爱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哮喘儿童在总体自我管理水平及疾病医学管理水平、社会心理管理水平显著低于说服教育及打骂教育(P<0.05)。结论年龄、主要照顾者的文化程度、病程、家族史、教养方式是影响哮喘儿童自我管理水平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8.
哮喘儿童家庭管理现状及家庭需求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家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患儿家庭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旨在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并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对15位哮喘儿童家长进行深入访谈, 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主题。结果:哮喘儿童的照护现状及家庭需求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患儿家长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依从性较差,忽视哮喘对患儿心理的影响,家庭应对失败,家庭承受着心理和经济压力。结论:医护人员应经常对患儿照顾者进行哮喘知识宣传教育,鼓励他们参与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并有针对性地对患儿照顾者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指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37-440]  相似文献   
9.
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重度哮喘儿童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分别在初诊时及治疗后第2、4、12周评价其日、夜间哮喘症状并计分,记录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剂数和应用天数,听诊哮鸣音改善情况,比较初诊时和治疗12周后最大呼气流速(PEF)值或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值.结果:经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2、4、12周后与初诊基础值比较,患儿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和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喘乐宁)的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鸣音逐渐减少至消失,第12周时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或FEV1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初诊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沙戋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的疗效好.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salmeterol/fluticasone propionate,SM/FP)6个月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肺功能改变和安全性.方法4~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145例,按病情轻重分别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剂量如下:中度组50/100μg2次/d吸(早、晚各1次),重度组50/100μg3次/d吸(早1次、晚2次),疗程6个月.开始治疗时测定基础肺功能指标FEV1、PEF、V75、V50、V25及患儿身高,治疗后第2个月、第6个月时复查肺功能,测定患儿身高.治疗结束时部分患儿查清晨血浆皮质醇和骨密度.结果145例患儿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FEV1、PEF、V75、V50和V25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01),治疗6个月后未见清晨血浆皮质醇和骨密度减低及生长发育落后现象.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防治儿童中、重度哮喘,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无明显全身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