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8例患儿死亡36例(4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发心血管、脑、肝脏系统衰竭及循环不良或休克为死亡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9.17、10.28、10.09、10.07.结论 影响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因素有伴发心血管、脑、肝脏系统衰竭及循环不良或休克.  相似文献   
2.
正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失调可导致多种疾病[1],存在于NEI系统中细胞因子、神经肽、信息物质、激素等通过神经、免疫或体液调节维持机体稳态。研究证明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发病与NEI网络激活密切相关,CSA发病过程中机体发生应激反应,内环境发生各种变化,激惹NEI网络而出现各种病理生理改变[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动脉静脉化皮瓣移植术后早期影响,并观察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治疗(依达拉奉)组、对照(甘露醇)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空白组,造股内侧动脉静脉化皮瓣移植术模型,取皮瓣标本进行HE染色,并检测术前、灌注后即刻、恢复血运1、24 h共4个时相标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VEGF、IL-1β及TNF-α表达。结果治疗组皮瓣坏死面积较小,镜下炎性水肿较轻;依达拉奉显著增强血清VEGF分泌、降低IL-1β及TNF-α的水平(P0. 01)。术前、灌注后即刻、恢复血运1、24 h共4个不同时相,依达拉奉能有效抑制MDA释放,增强SOD活性(P0. 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减轻动脉化静脉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动脉静脉化皮瓣术中联合应用依达拉奉能有效提高动脉静脉化皮瓣的成活率及皮瓣的成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陇中消定膏治疗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在限制负重的基础上,将92例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消定膏治疗组、消定膏+损伤散组、双氯芬酸钠对照组。消定膏治疗组采用中药消定膏外敷,每72小时换药1次;消定膏+损伤散组在消定膏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损伤散0.5 g/次,3次/d;双氯芬酸钠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乳剂3 g,踝关节下方涂擦,4次/d,20 min/次,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受限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比较,疼痛症状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消定膏+损伤散组在足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最佳,消定膏治疗组次之,与双氯芬酸钠乳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陇中消定膏外敷联合损伤散内服能较好改善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足功能,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蒋振兴  王毓  邢伟  邱建国 《淮海医药》2010,28(6):475-478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的特点。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灶、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位于左肺者略多,钙化2例,1例同时有空气新月征及晕征,增强病灶多呈明显强化,2例可见贴边血管征。结论中年妇女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明显强化,伴有空气新月征者,需重点考虑肺硬化性血管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黄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寻找治疗痔疮的新型中药栓剂。方法:采用水、丙二醇及水和丙二醇的混合液分别做药物分散媒进行试验,以分散度、黏度、沉降度为指标进行考察,同时对外壳基质PEG1000、PEG4000、十六醇的配比进行优选,以栓剂硬度、形成时间及熔融时间为考察指标,确定基质处方最佳方案,最后将黄芩、黄连、黄柏3味中药灌装于半合成脂肪酸酯制成的空心栓壳中,制成三黄中空栓,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考察。结果:三黄中空栓各项指标符合标准。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75岁,双腹侧肋下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木乏力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示: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T7以下针刺觉减退,震动觉减退。实验室检查:血清TPPA(+),RPR 1∶16,HIV(-);脑脊液TPPA(+),RPR 1∶2,白细胞计数123×10^6/L,蛋白0.7 g/L;细菌、抗酸杆菌、真菌、墨汁染色隐球菌均阴性。脊髓MRI提示"翻转征"。诊断:梅毒性脊髓脊膜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10n骨折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指证及手术疗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多采取有限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治疗,对严重的Ⅱ型和Ⅲ型采用传统A0的处理步骤。结果随访6~30月,平均18.2月,全部骨性愈合,按Mazur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6.7%;放射学评价标准优良率93.3%。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术中良好复位,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的情况选择内固定方式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治疗下肢濒临截肢伤的临床疗效,分析MDT在濒临截肢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前期治疗的86例濒临截肢伤患者的资料做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中医院采用中西医MDT治疗的60例患者(试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统计治疗后两组手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保肢率;随访试验组术后6个月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及临床疗效评价。两组间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性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保肢成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试验组保肢成功46例,成功率为76.7%,对照组保肢成功51例,成功率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9,P=0.029);其中试验组手术次数(2.47±0.98)次、住院时间(67.71±24.50)d分别比对照组[(2.98±1.05)次、(72.71±19.38)d]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6、-2.237,P=0.017、0.029),住院总费用分别为(9.20±4.16)、(10.43±3.46)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7,P=0.118)。试验组末次术后随访6个月,KPS为(62.39±11.77)分,临床总优良率为78.26%。 结论MDT在濒临截肢伤的救治中可明显降低手术次数及住院时间,且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患者住院费用无明显缩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