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进  张辉  王军臣  刘中民 《上海医学》2006,29(3):185-186,F0004
原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巨大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发现右腹部肿块3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腹部膨隆,右上腹扪及无痛性肿块,无腹胀、消瘦、下肢水肿及尿频、尿急,先后  相似文献   
2.
近半月以来,尚女士一到天气变化就腰疼,严重时排不出小便,好几次小便憋得她受不了……去医院做了腰椎磁共振、尿流动力学等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引起她排尿困难的是因患有腰椎间盘感染而产生的神经压迫。尚女士在接受了微创手术,抽出了腰椎管的脓肿后,小便也顺畅了。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桡动脉和内乳动脉粥样硬化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主动脉、桡动脉和内乳动脉粥样硬化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方法:搭桥手术中成功取得主动脉碎片(全层)30例、桡动脉30例和内乳动脉20例,组织行PCR检测及病理学分析,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并分级。结果:30例主动脉、30例桡动脉、20例内乳动脉其轻度病变组与重度病变组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旋杆菌(HP)、巨细胞病毒(CMV)的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n、HP、CMV感染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与主动脉、桡动脉、内乳动脉的动脉病理改变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超声多普勒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生理条件下对人体血流作无创定量计算和分析提供了手段。本实验的目的是在犬下腔静脉梗阻动物模型上,观察用超声多普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5例36侧颈动脉体瘤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动脉体瘤单纯剥离20例(21侧),颈动脉体瘤及颈外动脉切除3例,肿瘤及颈内动脉切除颈外替代颈内动脉2例,动脉对端吻合2例,血管移植6例,补片修复1例,动脉结扎1例。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12例采用冰帽头部局部低温。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8%,术后发生霍纳综合征2例,迷走神经、面神经下颌支及喉上神经损伤各1例。29例随访1-25年,全部随访患者没有复发。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失访。结论:手术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方法,延误反使手术增加困难。脑保护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完整的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内脏和外周来源的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自16例行电切开腹部手术的健康成年女性腹部皮下和网膜分离前脂肪细胞.分为4组,即无干预的正常对照(NC)组、噻唑烷二酮类约物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贝那普利(Benazapril)组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替米沙坦(Telmisartan)组,诱导分化共14 d.观察细胞活力、细胞内脂质含量和前脂肪细胞分化标志物--甘油-3-磷酸脱氧酶的活性.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通过葡萄糖消耗试验测定. 结果 对照组皮下来源的前脂肪细胞活力高于网膜,脂质含量反而低于网膜来源细胞,二者胰岛素敏感性无差别.与对照组相比,贝那普利、替米沙坦和吡格列酮均能明显提高网膜和皮下来源前脂肪细胞的细胞活力和脂质含量,并提高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其中,替米沙坦组网膜前脂肪细胞的上述各指标均高于吡格列酮组.在网膜,替米沙坦和吡格列酬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为(5.567±1.612)mmol/L和(4.418±1.572)mmol/L,P=0.020;皮下则相反,两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为(5.335±1.461)mmol/L和(7.506±1.615)mmol/L,P<0.01. 结论 RAS阻断剂(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可促进人前脂肪细胞分化并改善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且较之吡格列酮在内脏发挥优势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葛进  朱玉霞 《医学综述》2013,(16):2964-296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摄入越来越多,肥胖与2型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的代谢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肥胖人群已出现炎症表现,同时炎性因子也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肥胖与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被认为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肥胖与糖尿病的炎症机制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周斌  葛进 《家庭用药》2013,(8):12-12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的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例如,长途旅行时处于狭窄的环境中久坐,或长期卧床等,肢体活动较少,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而被忽略,突然发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血栓脱落进入肺而引起的肺栓塞可导致猝死,因事先毫无预兆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发病早期和 1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D 二聚体、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0例AMI、45例UAP患者发病 2 4h和 1周时血清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并与 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和UAP患者于发病 2 4h和 1周时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AMI组中 ,溶栓再通者与未溶栓者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AMI溶栓组中再通后与再通前相比 ,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AMI、UAP组于发病 2 4h及 1周时sICAM 1与sVCAM 1均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 ,PF4 与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间亦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结论 AMI、UAP从发病早期至 1周sICAM 1、sVCAM 1持续升高 ,以AMI更为明显 ,表明炎症参与心肌细胞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5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primaryhypery parathyroidism ,PHPT)发病率较低[1] ,随着血液生化、放射免疫测定等技术的进步 ,大部分病人得到了及时诊治 ,但仍有不少病例被长期误诊。为此总结我院 1980~ 1996年收治PHPT 15例入院前误诊情况 ,并分析其误诊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均经手术证实为甲状旁腺本身病变所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旁亢 ) ,其中男 6例 ,女 9例。年龄 12~ 4 6岁。病程 3个月~7年。主诉周身乏力、骨痛 13例 ( 91 3% ) ,反复发生骨折 8例 ( 53% ) ,共 2 8处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