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中国老年人体型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8年数据,纳入5 860例≥6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社会学信息、生活方式、饮食、日常活动、疾病及死亡情况等资料,根据中国人群体重指数(BMI)和腰围的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成6种体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体型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累计随访25 121人年(平均4.29±2.53年)。多因素调整后,低体重组较正常体重死亡风险升高(HR=1.28,95%CI:1.19~1.37),腰围超标者较腰围正常者死亡风险下降(HR=0.80,95%CI:0.75~0.85)。6种体型中,与腰围&体重均正常组相比,低体重&腰围正常者死亡风险最高(HR=1.16,95%CI:1.06~1.28),而体重正常&腰围超标者(HR=0.80,95%CI:0.72~0.89)、体重&腰围均超标者(HR=0.76,95%CI:0.66~0.88)死亡风险下降。亚组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吸烟、慢性疾病数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残疾、睡眠时长与体型均无交互...  相似文献   
2.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患者入院握力水平与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患者9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2例,女394例|内科患者540例,外科患者386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测定患者优势手握力。根据研究对象握力测定结果,以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第25百分位数和第75百分位数的入院握力为界值,分为低、中、高握力水平。以住院时间为“生存时间”,住院率为“生存率”,对不同科室、性别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科室男性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0,P<0.05)。不同科室女性患者入院握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7,P<0.05)。生存分析显示,外科女性不同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7,P=0.598)。内科女性不同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5,P=0.007),其中,高、中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与低握力水平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外科男性不同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4,P=0.014),其中,高、中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与低握力水平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内科男性不同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8,P=0.001),其中,高握力水平患者住院时间与中、低握力水平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低握力水平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尤以内科患者为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观察再次改善膳食模式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人体成分、血脂谱的影响,探讨营养成分通过改变人体成分、血脂谱,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7-05-21至2017-07-01,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245例中老年(45~75岁)村民数据库中,选取超重或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27例,采用标准均衡膳食)和B组(27例,采用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的均衡膳食)。按照剔除标准,最终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A组15例,B组15例。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T0)、干预中(T1)、干预结束(T2)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人体成分〔体质指数(BMI)、体脂含量(BF)、体脂肪量、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血脂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干预前后总能量摄入量、各类食物(主食、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盐、食用油、鸡蛋、全脂牛奶、红色肉类、白色肉类、豆腐、水果)摄入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A(VitA)、维生素B1(VitB1)、维生素B2(VitB2)、维生素C(VitC)、钙、铁、锌、硒、镁、锰、胆固醇、烟酸、叶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S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比例。结果 A组、B组T1、T2时收缩压均低于T0时,T2时舒张压均低于T0时(P<0.05)。A组T1时BMI、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体脂肪量、WHR、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WHR低于T1时,T2时内脏脂肪面积高于T1时(P<0.05);B组T1时BMI、BF、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BMI、BF、体脂肪量、WHR、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内脏脂肪面积高于T1时(P<0.05)。A组T2时TC、HDL-C、LDL-C低于T1时,T1时HDL-C高于T0时(P<0.05);B组T1时TG低于T0时、HDL-C高于T0时,T2时HDL-C高于T0时、TG高于T1时、HDL-C低于T1时(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总能量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干预后总能量摄入量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前食用油摄入量高于A组(P<0.05)。A组、B组干预后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鸡蛋、全脂牛奶、白色肉类、豆腐、水果摄入量高于同组干预前,盐、食用油摄入量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B组干预后碳水化合物、硒摄入量低于A组,蛋白质、镁、锰摄入量高于A组(P<0.05)。A组、B组干预后蛋白质、膳食纤维、VitA、VitB1、VitB2、VitC、钙、铁、锌、镁、锰、胆固醇、烟酸、叶酸、SFA、PUFA摄入量及蛋白质摄入比例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B组干预后脂肪摄入比例低于干预前,硒摄入量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给予标准均衡膳食和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的均衡膳食后,其膳食模式得以改善,进而优化人体成分,平稳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肿瘤化疗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营养风险与年龄、是否贫血及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体质指数(BMI)的关系,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36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236例患者中<60岁者69例(29.2%),60~69岁者80例(33.9%),≥70岁者87例(36.9%)。142例(60.2%)存在营养风险。≥7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60岁者(P<0.05)。贫血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无贫血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血清清蛋白水平正常患者,血清总蛋白水平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血清总蛋白水平正常患者,BMI偏低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BMI正常患者(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贫血,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及BMI有关,对于该类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时应加强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营养风险,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洪忠新  葛智文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6):3230-3234
营养不良通常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二者均可引起机体的炎症活动,也可以根据机体是否存在炎症对营养不良进行分类。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是评价机体炎性反应的常用指标,而水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作为一种可流动循环的膜结合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也是目前机体炎症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对营养不良、血管炎症以及sICAM-1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早餐形式的均衡膳食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患者血糖和血压的影响,并对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2017-05-23至2017-07-01,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高血压数据库人群中选取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12例。A组和B组第1天(T0)及第28天(T4)早餐均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早餐,第2~27天分别食用馒头早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早餐,所有午餐和晚餐完全相同,干预时间为4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T0、第7天(T1)、第14天(T2)、第21天(T3)、T4时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 h血糖,T1、T3时午餐后2 h血糖,T0、T2、T4时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F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饥饿激素(Ghrelin)、脂联素(ADPN)。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BG上无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早餐后2 h血糖上有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FBG、早餐后2 h血糖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FBG、早餐后2 h血糖上主效应显著(P<0.05)。A组、B组T4时FBG低于同组T0、T1、T2、T3时(P<0.05)。B组T1、T2、T3时早餐后2 h血糖低于A组(P<0.05);B组T1、T2、T3时早餐后2 h血糖低于T0时(P<0.05)。两组T1、T3时午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T3时午餐后2 h血糖与同组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收缩压、舒张压、FIN、AngⅡ、MDA、Ghrelin、ADPN上无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TAC上有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收缩压、舒张压、FIN、AngⅡ、MDA、TAC、Ghrelin、ADPN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收缩压、舒张压、TAC、Ghrelin、ADPN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FIN、AngⅡ、MDA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B组T2时收缩压低于T0时(P<0.05);A组、B组T4时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同组T0时(P<0.05)。A组T4时TAC高于T0、T2时(P<0.05);B组T2时TAC高于T0、T4时(P<0.05)。A组、B组T4时Ghrelin低于同组T0时,ADPN高于同组T0时(P<0.05)。结论 均衡的膳食模式能够降低中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的血压、血糖,添加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更有利于控制其餐后血糖,从而可能具有更好地改善机体健康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ADPN,以及降低Ghrelin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