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A组(早期肠外营养组PN)、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C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每组34例。术后36~72h给予相同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死亡率。结果①营养评价A、C组比B组好,C组、B组差异显著(P〈0.05)。C组并发症少于B组(P〈0.05)。②C组的预后优于其它两组,C组的病死率最低(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全肠道外营养1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是比较合理的,这对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A组(早期肠外营养组PN)、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C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每组34例.术后36~72h给予相同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死亡率.结果 ①营养评价A、C组比B组好,C组、B组差异显著(P<0.05).C组并发症少于B组(P<0.05).②C组的预后优于其它两组,C组的病死率最低(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全肠道外营养1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是比较合理的,这对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常规静息心电图(ECG)、静息超声心动图(UCG)、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102初诊为冠心病者患者,在同期内(间隔<2周)接受ECG、UCG和TET检查.将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别与ECG、UCG和TE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CG、UCG和TE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22.6%、71.7%和85.7%;特异性分别为:50%、72.2%和88.9%,准确性分别为:27.5%、71.6%和86.2%.[结论]ITET、UCG是诊断冠心病的安全、无创伤、重复性强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高血压伴MS、单纯高血压、健康人群各5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FFA、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等指标. 结果①MS高血压病组的血清FFA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②血清FFA与SI呈负相关(r=-0.785,P<0.05),与BMI、WH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r=0.801、0.856、0.872,P<0.05). 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的高血清FFA与胰岛素抵抗片存,并有可能是引起高血压伴MS患者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月选择该院临床确诊为ACS的老年(〉60岁)患者,其总胆固醇(TC)≥4.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年龄60~77岁。入院24h内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脂等生化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h后即服辛伐他汀40mg,每晚服药1次,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12周测定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hsCKP,上述检查结果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定期随访6个月并观察上述指标变化,观察终点为辛伐他汀治疗后的6个月或开始治疗心脏事件发生后。结果 服药后4周、12周的TC、LDL—C、hsCK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12周后TC、LDL-C和hsCRP水平较4周下降更明显。结论 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40mg/d,能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对临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