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信号通路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引起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性因子释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原代小胶质细胞纯度。细胞予METH(300 μmol/L)染毒0 min、15 min、30 min、1 h、3 h、6 h、12 h和24 h,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原代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及其NF?κB通路激活情况,real?time PCR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TLR1~9、11 mRNA的表达。结果:分离出的原代小胶质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METH暴露后原代小胶质细胞激活,其激活标志物IBA?1水平增高,NF?κB通路被激活,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TLR2、4~5、7~9、11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TLR1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ETH可通过调节TLR/NF?κB信号通路激活原代小胶质细胞并促进其释放炎性因子,因而TLR可作为METH神经炎性反应干预的潜在靶点,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处理后瞬时外向钾通道Kv4.2的表达,阐述Kv4.2在METH引起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实验方法观察METH处理后瞬时外向钾电流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Kv4.2的蛋白表达及膜转移情况,并观察主导Kv4.2膜转移蛋白KCh IP2(Kv channel interacting protein 2),KCh IP3/4(Kv channel interacting protein 3/4)的改变,通过慢病毒上调Kv4.2,观察METH作用后,细胞凋亡标志性蛋白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METH处理神经元细胞后,瞬时外向钾电流显著增大;在蛋白水平,METH处理后Kv4.2表达显著增高,且具剂量依赖性,此外在METH作用下,Kv4.2发生向细胞膜的转移,该过程可能与支配Kv4.2膜转移的KCh IP2,KCh IP3/4蛋白显著上调相关;Kv4.2高表达后,METH作用引起的神经元损伤比Kv4.2一般表达的神经元损伤更加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v4.2参与了METH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因而该研究可为METH引起神经元损伤的干预提供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