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9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情况下角膜基质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受损伤时易发生表型及生理功能的改变,转换为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不同的损伤因子影响角膜细胞的应答反应,决定角膜组织是完全修复还是形成瘢痕组织。角膜基质细胞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外基质,活化的角膜基质细胞利于角膜损伤修复,角膜肌成纤维细胞可致角膜表面混浊,损伤、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角膜受损后修复产生瘢痕,富血小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等生化因子在表型转换、瘢痕组织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国际眼科纵览, 2018,  42:   194-198)  相似文献   
2.
李跃祖  梁刚  李俊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74-1979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角膜基质实际切削量与术前预测量间差别,评估SMILE基质切削的可预测性与精确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01/07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行SMILE术近视矫正患者113例220眼,术前,术后1、3mo行常规检查,包括视力、非接触式眼压、等值球镜度(SE)、角膜平均曲率、角膜前表面球面系数、Pentacam眼前节分析。随机选取研究对象中102眼于术前及术后3mo运用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CT)。术后实际切削量为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与术后角膜最薄点厚度的差值,误差量为术前预计切削量与术后实际切削量的差值。观察切削误差大小,并对误差量与术前各生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SMILE术后效果良好,术后1、3mo角膜形态和视力相对稳定。A超角膜厚度测厚仪测量数据与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中角膜最薄点数据一致性较好。术前预计切削量101.36±18.91μm,术后1、3mo实际切削量88.89±18.69、84.95±18.64μm比较有差异(F=334.65,P<0.01),术后1、3mo时切削误差量为12.59±9.78、16.50±9.21μm,两者间比较有差异(t=-8.370,P<0.01)。术后1、3mo切削误差量均只与术前SE具有相关性(r=0.299,P<0.01; r=0.305,P<0.01)。术后1、3mo SE与同时间点切削误差量具有相关性(r=-0.275,P<0.01; r=-0.306,P<0.01),随着切削量误差增加,术后等值球镜向负镜度偏移。

结论:SMILE术后角膜基质实际切削量小于术前预测切削量,随着术前屈光度增大,预测切削误差亦增大; 随着误差量增大,术后屈光度逐渐呈负向偏移,但此误差在术后早期并未影响目标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疏风清热方治疗风热上扰型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7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风热上扰型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患者30例(60只眼),随机分为针药组和中药组各15例(30只眼)。中药组予单纯中药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 d,并随访6个月。记录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中药组总有效率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VAS评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9,P=0.00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针药组(t=88.005,P=0.000)、中药组(t=61.60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中药自拟方协同治疗风热上扰型原发性眶上神经痛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可缩短疗程,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兔角膜基质细胞(CSCs)体外移植兔角膜后的存活时间。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兔CSCs,并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利用慢病毒载体(LV)携带标记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兔CS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细胞生长状态及荧光强度,体外动物实验,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LV-EGFP标记的兔CSCs细胞悬液角膜基质注射,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角膜基质注射,转染后1wk,1mo取材冰冻切片观察移植的CSCs荧光,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果:LV-EGFP转染兔C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24h后可见少量荧光,96h和110h荧光较强,转染后的CSCs与正常C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转染后1wk,1mo实验组中角膜基质层中可见绿色荧光,对照组中无绿色荧光;石蜡切片1wk实验组见明显上皮细胞增生及角膜轻微水肿,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转染后1mo实验组上皮细胞增生减弱,未见角膜层水肿;对照组1wk,1mo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LV-EGFP标记的兔CSCs行体外角膜基质移植,可在角膜中至少存活1mo,且与邻近组织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王岚  李妍  孙子雯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16-1919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角膜炎之一,其起病急、发展迅速,并且治疗棘手。若未及时治疗,极易形成角膜溃疡,严重时可致盲。为增加有效治疗的手段,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免疫反应在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其治疗的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报告泛发性光泽苔藓1例。患者男,20岁,双上肢丘疹5年、泛发全身5个月余。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外阴、阴囊、阴茎等处散布针尖至粟粒大小皮色圆形坚实平顶丘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互不融合。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乳头变宽,局部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呈“抱球状”。非偏振光皮肤镜下可见皮损表面升高、纹理消失,中央圆形凹陷,部分凹陷周围呈放射状结构,形似“朝阳外观”。诊断:泛发性光泽苔藓。予原研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尿素乳膏、维A酸乳膏外用,皮疹好转,现随访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眼部淀粉样变性的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淀粉样变性患者保存石蜡切片,行HE、甲基紫、甲醇刚果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HE光镜下淀粉样蛋白为红染均质无定形,无细胞结构.甲醇刚果红染色后淀粉样蛋白呈砖红色.甲基紫染色淀粉样蛋白呈红色,其他组织呈紫色.结论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淀粉样变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体双层大网膜重建结膜囊恢复正常眼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可行性。方法:用电凝器热烧伤的方法损伤实验家兔约1/2范围的球结膜、穹窿结膜和睑结膜。第2天,于腹上中线偏左剪开约3cm长的切口,暴露胃小弯部,剪取少许大网膜放入含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待用。将电凝损伤坏死区的结膜分离去除,大网膜呈双层折叠式覆盖于损伤区,10-0尼龙线褥式缝合大网膜和结膜的交接部分。结果:术后12d,全部大网膜与结膜缘融合生长,眼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得以逐渐恢复,角膜无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自体双层大网膜重建结膜囊是治疗睑球黏连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确诊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256例,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等随访方式,综合评估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等因素与PHN的关联性.结果 256例患者最终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种植体周龈沟液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评估修复体戴入后微环境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选择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种植病例,分别在戴冠即刻、1周、1月、3月、6月随访。每个时间点应用吸潮纸尖采集种植牙及对侧同名牙的龈沟液,经离心套管法洗脱处理,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比较种植修复后各细胞因子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 种植修复后检测出8种变化活跃的细胞因子,随时间变化分泌呈上升趋势(P <0.05)。戴冠即刻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低于天然牙,戴冠1周分泌水平上升,直至戴冠6个月,多数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仍高于天然牙。结论 种植修复体戴入1周内即可激发免疫反应,戴入6个月局部微环境仍不稳定,易发生炎症,需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