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万枝  胡章海  居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8):1866-1869,1894
目的:建立利奈唑胺致重症患者低钠血症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利奈唑胺的89例重症患者作为训练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天数、用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肝肾功能、合并疾病与联合用药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评价预测模型,另外选取2021年1-3月的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验证集,交叉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结果:89例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21.33%,单因素分析提示,与未发生组相比,低钠血症发生组用药天数、肾小球滤过率(eGFR)、C-反应蛋白、高血压和丙戊酸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天数和eGFR是低钠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种危险因素联合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即Z=-1.751+0.313X用药天数-0.059XeGFR,计算89例患者的Z值,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94,95% CI:0.828~0.960,P<0.001),Youden指数最大时(0.711)的切点为ROC曲线上的最佳临界值(-2.09),30例患者验证该模型准确率为83.33%。结论:用药天数和eGFR是重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低钠血症的高危因素,两者拟合模型预测低钠血症发生有一定价值,其准确率为83.33%。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我院癌痛患者三阶止痛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为癌痛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癌痛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肿瘤科住院患者三阶梯治疗药物进行抽样分析。结果塞来昔布胶囊使用率最高,但是多数用于非癌症患者;癌症患者应用吗啡缓释片的频度排于首位;中晚期癌症患者首次止痛药物中第二,三阶梯药物占86%,而第一阶梯药物只占14%。结论医院癌痛药品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但仍需加强规范化治疗及"三阶梯治疗"的理解和认识,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儿科利奈唑胺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标准,为儿科患者合理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方法 以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为基础,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参考相关专家共识及诊疗规范,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科利奈唑胺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以此为依据,对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共57例儿科患者利奈唑胺的应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评价的57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CI)为100%的有2例(3.51%),CI在80%~<100%的有3例(5.26%),CI在60%~<80%的有36例(63.16%),CI在50%~<60%的有16例(28.07%)。CI≥60%的有41例(71.93%)。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科利奈唑胺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用于该药物儿科的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院儿科利奈唑胺使用基本合理,但医院需在会诊制度落实、用药疗程、用药后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胡章海 《安徽医药》2017,21(5):785-788
非正常凝血可导致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抗血栓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该文依据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对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和溶栓类抗血栓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HFIB)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本院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121例,按照3 1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替加环素致HFIB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HFIB的发生情况予以预测与验证。结果 训练集91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治疗期间有23例(25%)发生HFIB,疗程和基线纤维蛋白原(FIB)是发生HFIB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Y=-1.344+0.118X疗程-0.679X基线FIB。构建各危险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发现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联合预测因子的Youden指数最大(0.704)时,其在ROC曲线上最佳截断值为-2.702。30例验证集患者验证该模型准确率为87%。结论 疗程和基线FIB为替加环素致HFIB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拟合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HFIB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章海 《安徽医药》2014,18(1):171-173
目的 了解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为制订管理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3年3月剖宫产手术304例,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品种、用药时间、联合用药、切口愈合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4例患者,总住院天数为2 052 d,平均住院天数为6.8 d.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联用率为5.6%,品种选用合理率为97.6%,术后感染0例.结论 该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基本规范,但仍有少许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致重症患者血红蛋白(Hb)减少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准确率。方法 选取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93例重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时间、用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合并疾病与联合用药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利奈唑胺相关性Hb减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预测模型,另外选取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31例重症患者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准确率。结果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93例重症患者中有16例(17%)发生Hb减少。前白蛋白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是发生利奈唑胺相关性Hb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三种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1.183+0.004XALT-0.014X前白蛋白-0.018XeGFR,并得到联合预测因子Y联合=XALT-3.5X前白蛋白-4.5Xe GFR,构建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