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的应用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了关节镜手术治疗。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熏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降低膝关节液中IL-1含量,且观察组疗效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给予患者中药熏洗治疗及功能性锻炼及护理,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的减少膝关节损伤的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并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对骨质疏松症再发脆性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89例骨质疏松的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的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的模式对骨质疏松患者干预性效果较好,实验组对骨质疏松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48.3%,且患者再发脆性骨折率低于对照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干预后效果确切,患者再发脆性骨折率较低,因此这一干预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旨在为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投诉数量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注射位置局部肌肉运动对减轻静脉注射氯化钾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11月在我科住院患者需要输注氯化钾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选用10%葡萄糖500 ml+10%氯化钾15 ml,恒定输液滴速50 gtt/min,注射部位均为手背,每次输液更换血管,所有病例均为同一人穿刺。观察组输注氯化钾共181例次,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穿刺部位开始疼痛时,开始指导其有效的掌、指关节屈伸等运动至液体输完。对照组输液次数共150例次,输液过程中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时给予心理安慰。由同一人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两种输注方法局部疼痛的差别。结果按疼痛数字评分法,观察组输注181例次,0分157例次,1~3分16例次,4~6分8例次,7~9分0例次,10分0例次。对照组输注150例次,0分62例次,1~3分42例次,4~6分30例次,7~9分16例次,10分0例次。观察组疼痛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指导患者输注氯化钾时适当行掌、指关节屈伸等运动,可促进血流速度,减少局部钾离子及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并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10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5例,术后分别采用机械性预防、药物预防、机械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测三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二聚体浓度,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通过彩超检测下肢深静脉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 d、7 d、14 d血清D-二聚体浓度平均值数据从高到低依次为机械组、药物组、综合组;三组术后患者DVT总发生率分别为31.4%、2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采取机械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方法比采用单一机械预防或药物预防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人关怀对骨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8例,依据家人关怀指数量表评分分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家人关怀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及患者对家人关怀的满意程度。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的家人帮助、与家人交流、家人支持、家人情感表达和家人陪伴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C组患者的状态管理、管理行为、限制行为、心理行为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对家人关怀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家人关怀能够提高骨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临床上应重视对骨折患者家人关怀程度的评估,并对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收治38例膝关节镜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外,加用中药熏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熏洗组患肢疼痛、肿胀及关节积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周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熏洗配以正确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4、24 h 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P <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 P <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胡焕婵 《全科护理》2013,(35):3272-3273
[目的]观察下床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下床护理干预,手术后3个月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评价两组病人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未康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下床护理干预可提高康复效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录制护理教育视频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8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电视媒体、微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实施微课视频教育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完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院外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视频健康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院外康复锻炼依从性,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