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并尿激酶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7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尿激酶及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下降。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SAH患者剧烈头痛,对脑积水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早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尿激酶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血液透析充分。方法使用尿激酶25万U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局部注射。结果10例内瘘患者共行12次溶栓治疗,成功8例。结论尿激酶局部直接注入血栓部位溶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可获得较佳的长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低血糖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透析间隔时间较长,透析不充分,体质虚弱,进食少,空腹透析,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体质较弱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40%的低血糖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多因出现饥饿感、心慌、胸闷、眩晕、出汗、震颤等被发现和诊断.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血液透析过程要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现将我们在透析过程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0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50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30.4岁,19例首次发作,31例有反复发作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及疗效。方法: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50例,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俊夫饮水试验检查临床评定。结果:康复组在治疗后吞咽功能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早期配合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MRI影象技术的普及,脑桥腔隙性梗死并非表现出经典脑桥定位体征,而表现对侧偏身运动障碍(面、舌瘫)和(或)偏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性轻瘫,貌似大脑半球病灶定位体征,易导致错误定位.现就MRI证实的貌似半球病变的桥脑腔隙性梗死13例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尿激酶局部注射的方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血液透析充分.方法 使用尿激酶25万U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局部注射.结果 10例内瘘患者共行12次溶栓治疗,成功8例.结论 尿激酶局部直接注入血栓部位溶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可获得较佳的长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对920例脑卒中患者中80例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70%,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与病灶部位(皮质下/皮质)差异明显。结论:脑卒中是继发癫痫的重要病因,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明显相关性,脑卒中继发癫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针配合血肿粉碎器,血肿液化剂对经CT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清除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均低于内科保守治疗,也优于外科手术治疗。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舒洛地特对早期老年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舒洛地特注射液肌肉注射600 LSU(酯酶单位),1次·d~(-1),连续治疗2周后,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1粒/次,2次/d,连续治疗4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湿颗粒,10 g·次-1,3次/d。连续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内皮素(ET)-1以及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R)。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h UAER和SCr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尤其观察组更加明显[分别为(72.3±15.8)mg·(24 h)-1,(65.8±20.6)μmol·L~(-1)],与对照组[分别为(87.6±17.2)mg·(24 h)-1,(91.6±23.8)μ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v WF,ET-1[分别为(4.01±0.4)μmol·L~(-1),(159.5±26.4)%,(55.7±7.2)ng·L~(-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分别为(5.31±0.51)μmol·L~(-1),(181.3±28.2)%,(60.4±7.5)ng·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129.3±7.1)U·m L~(-1)]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70.2±4.5)U·m 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能有效的延缓血管内皮的损伤,减少蛋白尿的排出,而且联合舒洛地特共同治疗,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更加明显,延缓早期DN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