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泪道探针留置术在先天性复杂性鼻泪管阻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6例(295只眼)出生1~12个月先天性复杂性鼻泪管阻塞患儿采用泪道探针留置术进行治疗,观察不同年龄组、不同阻塞性质的一次性治愈率以及不同次数探针留置术的治愈率。结果本研究中295只眼接受泪道探针留置术进行治疗,一次性治愈259只眼,其一次性治愈率为87.7%,其中≤3个月组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5%,比~6个月组87.5%和≤12个月组74.2%高(P<0.05),而鼻泪管膜性阻塞的治愈率比鼻泪管骨性阻塞的治愈率高(P<0.05);并且,不同次数泪道探针留置术之间的治愈率亦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泪道探针留置术对先天性复杂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而且宜早期采用;并且该方法也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治疗先天性复杂性鼻泪管阻塞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慧勇  李宝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64-164,168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临床资料,为提高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112例弱视儿童201眼进行增视疗法、光栅刺激疗法、三红色滤光片疗法、氦氖激光、遮盖法及家庭的传统穿珠子等增进视功能的弱视综合治疗。结果:145眼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以上者),占72.13%,42眼视力进步(视力增进2行及2行以上者),占20.89%,14眼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占6.96%,总有效率为93.04%。结论:早期积极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儿童弱视,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弥散定量分析评估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前后的肝纤维化状态.方法 纳入术前需行PTCD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98例.对行PTCD前后的患者采集实验室、超声弥散定量分析的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出相应的肝功能敏感指标.根据病理结果 将患者分为肝纤维化组19例和非肝纤维化组79例.分析实验室肝纤维化敏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超声弥散定量分析的肝纤维化敏感指标应变均值(MEAN)、蓝色领域%(ARE-A%)水平,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实验室肝纤维化敏感指标、实验室肝纤维化敏感指标、两者水平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行PTCD前与1周后的数据相比,PTCD1周后实验室的ALT、AST、TBiL和超声弥散定量分析的MEAN、AREA%显著高于PTCD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室肝纤维化敏感指标的相比,超声弹性弥散定量分析中的MEAN、AREA%诊断肝纤维化水平显著高于实验室肝纤维化敏感指标的ALT、AST、TBiL的诊断水平,超声弹性弥散定量分析中肝纤维化敏感指标MEAN的ROC曲线AUC为0.890,以109.83作为最佳界值,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95.2%.ARE-A%的ROC曲线AUC为0.889,以24.48作为最佳界值,敏感度为66.1%,特异度为100%.MEAN与ALT构建的联合诊断ROC曲线,得到AUC为0.962,以0.57作为最佳界值,敏感度为83.9%,特异度为99.52%,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超声弹性弥散定量分析相比实验室肝纤维化敏感指标更加有助于评估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状态,同时两者联合诊断能够提高对肝纤维化的评估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眼外伤的常见致伤原因,预防和减少眼外伤的发生。方法:对本院152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占71.05%,女性占28.94%,多发生于儿童、学生及青壮年,救治眼球151例,其中眼外伤中眼球钝挫伤占47.19%,眼球破裂伤及穿透伤占44.16%,爆炸伤占7.6%,盲目率为0.65%。结论:眼外伤严重危害视功能,应积极预防,及时救治,减少眼外伤的发生,降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形态学的关系, 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18例(18只眼),术后随访一年.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及12个月时,对患者行VA、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25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8只IMH眼术后一个月经OCT证实有17只眼(占94.44%)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年内无复发,1只眼(占5.56%)一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术后一年VA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1),其中视力进步15只眼(占83.33%);视力不变2只眼(占11.11%);视力减退 1只眼(占5.56%).VA恢复在术后6个月内最明显.(3)IMH眼术前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 1波反应密度明显低与正常对照组(P<0.05),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术后一年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 P1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持续到一年以后,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术后12个月时,1环和2环P1 波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P>0.05);五个环的潜伏期也未受明显影响( P>0.05).(4)术后12个月时,患眼VA与mfERG一阶反应1环、2环的 P1波反应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 ,患眼术后视功能明显提高.mfERG在视功能评估方面较VA更加客观、全面、真实,两者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形态学的关系,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18例(18只眼),术后随访一年。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及12个月时,对患者行VA、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25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只IMH眼术后一个月经OCT证实有17只眼(占94.44%)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年内无复发,1只眼(占5.56%)一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术后一年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视力进步15只眼(占83.33%);视力不变2只眼(占11.11%);视力减退1只眼(占5.56%)。VA恢复在术后6个月内最明显(。3)IMH眼术前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低与正常对照组(P〈0.05),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术后一年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持续到一年以后,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术后12个月时,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P〉0.05);五个环的潜伏期也未受明显影响(P〉0.05)。(4)术后12个月时,患眼VA与mfERG一阶反应1环、2环的P1波反应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患眼术后视功能明显提高。mfERG在视功能评估方面较VA更加客观、全面、真实,两者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女童性早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分别行二维、三维盆腔超声检查,记录子宫、卵巢体积,卵泡数目,最大卵泡直径及卵巢血流参数,并检测其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基础水平及雌二醇(E2)。比较二维与三维超声的测量参数差异,分析超声测量参数与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及卵巢内部结构,三维超声测量直径>4 mm的卵泡数目和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二维超声(P均<0.01),三维超声测量子宫和卵巢体积与二维超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超声卵巢彩色血流显示率为87.50%(28/32),明显优于二维超声[28.12%(9/32),P<0.01)。三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与最大卵泡直径均呈正相关(r=0.43、0.44、0.54,P均<0.05)。三维超声测量卵巢体积、最大卵泡直径与血清LH(r=0.39、0.72)、FSH(r=0.38、0.64)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三维超声在性早熟女童中计数卵泡数目、测量最大卵泡直径及显示卵巢血供方面优于二维超声,有望在诊断女童性早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估宫颈成熟度预测临产时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孕晚期孕妇180例,其中距离临产时间(TOL)≤1周组102例,TOL1周组78例。记录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宫颈长度、宫颈宽度、胎先露高度、羊膜腔嵌入宫颈内口深度、B/A值和Bishop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预测临产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效能。结果宫颈长度、胎先露高度、B/A值和Bishop评分是预测临产的独立影响因素。胎先露高度和B/A值呈正相关(r=0.472,P0.05)。宫颈长度预测临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敏感性为35.3%,特异性为100%;胎先露高度预测临产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73.1%;Bishop评分预测临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67.9%;B/A值预测临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敏感性为56.4%,特异性为97.1%;胎先露高度联合B/A值预测临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敏感性为96.2%,特异性为67.6%;胎先露高度联合B/A值预测临产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Bisho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所测B/A值对预测临产具有一定的价值;胎先露高度联合B/A值预测临产更加准确,可作为预测临产的一种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FNA-Tg)测定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1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3个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66例(74个淋巴结)和无转移组70例(79个)。比较两组FNA-Tg1.0 ng/ml淋巴结所占比例,以及US-FNA、FNA-Tg及二者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析并比较符合1、2、3、≥4个可疑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征象时,US-FNA或联合法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转移组FNA-Tg1.0 ng/ml的淋巴结比例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16,P=0.000)。联合法、FNA-Tg诊断转移性淋巴结敏感性高于单独使用US-F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异性高于US-FNA和FNA-Tg,准确率高于US-F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FNA-Tg之间的准确率比较,以及US-FNA与FNA-Tg之间的特异性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符合1个、2个超声征象时,联合法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80.0%、90.0%)、准确率(88.0%、92.9%)均高于US-FNA(敏感性:46.0%、60.0%;准确率:74.0%、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符合3个超声征象时,采用US-FNA或联合法诊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符合≥4个超声征象时,采用US-FNA或联合法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US-FNA联合FNA-Tg测定可以提高具有1个或2个可疑淋巴结超声征象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因急性阴囊肿痛而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62例患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262例患儿最终诊断为急性睾丸附件扭转78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76例,诊断符合率为97.43%(76/78),2例误诊为附件炎。78例患儿(100%,78/78)睾丸上极上方或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间见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呈高回声或低回声不等,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有患侧附睾头肿大;22例患儿(28.21%,22/78)患侧精索增粗;16例患儿(20.51%,16/78)伴睾丸肿大;11例患儿(14.10%,11/78)阴囊壁水肿。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扭转的附件内均未见血流信号。78例急性睾丸附件扭转患儿左侧扭转54例,右侧扭转24例;其中32例接受手术探查,均手术切除,余46例接受保守治疗,治疗后症状、体征逐步改善、消失。急性睾丸扭转2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25/25),23例为完全扭转,2例不完全扭转。急性附睾炎5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56/56),右侧附睾炎30例,左侧附睾炎26例。腹股沟疝10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103/103),右侧腹股沟疝51例,左侧腹股沟疝39例,双侧腹股沟疝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