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聚脲对聚酰胺预聚体进行改性,以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制得聚酰胺聚脲(PAPU)抗水剂,该产物完全溶于水,其表观粘度为800~1 500 mPa.s,pH为5~7,固含量为(66±1)%。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55×104。研究了反应温度对产物表观粘度的影响。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实验室制备产物的固含量与表观粘度较市售产品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PVA颗粒及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对子宫动脉进行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48例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术后随访,评价该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2月。术后3月、6月及12月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89%和94%。术后3月、6月及12月肌瘤平均缩小率为24.1%、50.0%和68.1%。术后12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为63.8%。48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想保留子宫的年轻女性,或不原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以PVA颗粒及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的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PVA 颗粒及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对子宫动脉进行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48例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术后随访,评价该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2月.术后 3月、6月及12月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5%、89%和94%.术后3月、6月及12月肌瘤平均缩小率为24.1%、50.0%和68.1%.术后12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为63.8%.48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想保留子宫的年轻女性,或不原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以PVA 颗粒及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的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是由于C—kit或PDGFA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而引起的胃肠道叶间源性肿瘤。我们收集2002年9月-2008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17例,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征,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以便对手术愈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240个甲状腺结节CT表现,分析甲状腺结节CT特点。结果:甲状腺腺瘤36例,CT诊断准确率83.3%(30/36);甲状腺癌45例,CT诊断准确率为73.3%(33/45);结节性甲状腺肿69例,CT诊断准确率为69.6%(48/69)。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结节数目、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和密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有效可靠的影像学方法,结节数量、密度、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及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1年6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00个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比较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CT表现及征象的差异。结果:良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呈圆形或类圆形,多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外形规则,直径0.8-5.1cm不等。平扫可见蛋壳状和(或)斑块状粗钙化,强化后边界变清晰,42例致甲状腺增大、变形,25例压迫气管周围结构,所有病灶均无外侵征象,颈部同侧淋巴结肿大2例。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分叶状或形状不规则,密度多不均匀,以低密度为主,直径0.6-5.6cm不等,可见结节内出现细砂粒状、粗细钙化或混合性钙化,病变边缘多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后多呈不均匀强化,可有强化残圈征。15例侵犯周围组织气管,其中侵及气管6例,10例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良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在结节直径、平扫密度及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密度的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在形态不规则、囊实性形状、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晰、无包膜、钙化和远处转移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单发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CT影像学的密度、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和是否远处转移对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1].今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尤其在上海等大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2],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成像质量和速度不断提高,乳腺X线钼靶以其方便快捷和高检出率等优点,仍然是公认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检查方式[3].作者系统性回顾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数字钼靶X线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120例乳腺癌钼靶影像学表现,探讨数字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复发性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复发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40例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性子宫肌瘤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84%和90%。肌瘤平均缩小率为22.7%,46.2%和70.5%。术后12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为63.7%。40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5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动态增强MRI评估化疗前后肿瘤大小。术后病理检查评估化疗后肿瘤大小。结果新辅助化疗后动态增强MRI评价CR 0例,PR 23例,SD 10例,PD 2例,疾病控制率为94.3%。术后病理评估化疗有效率为94.3%(33/35)。MRI检查示肿瘤向心型缩小15例,树枝型缩小20例,TNM临床分期中肿瘤缩小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2.82±1.02)cm和(1.14±0.67)cm,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阳性预测值为94.3%。TAC新辅助化疗后MRI评估PR和SD与病理疗效评估的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0.0%,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MRI疗效评估与病理疗效评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动态增强MRI能准确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肿瘤的大小,可为乳腺癌手术治疗提供量化证据。  相似文献   
10.
晚期肝癌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症状表现为全身皮肤黄染、瘙痒,最终因水电解质紊乱及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衰竭。此类患者全身条件较差,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并非合适选择。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作为一种微创诊疗方法,近年来在肝胆胰疾病的治疗中日益推广,尤其是治疗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有其固有的优势,现选取我院自2003年12月~2007年8月期间采用PTCP术治疗如晚期癌症结石等所致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23例,来探讨手术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引流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