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个月余,皮疹10天,尿黄、解灰白色大便4天入院。患儿家长10天前发现患儿身上有日渐增多的红色丘疹,4天前又发现其尿深黄,眼珠发黑,解灰白色或淡黄大便,无粘液脓血,每次量少,伴神萎,纳差。我院门诊测胆红素 62.3mmol/L,谷丙转氨酶173U/L;血常规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7×109/L,给予头孢噻肟钠0.75g、维生素K110mg、能量合剂、地塞米松5mg等治疗,即日复诊因精神反应差,以血小板减少待查、黄疸待查收住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2.8kg,出生后一直母乳喂养。既往史:易患上感。入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26次/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遗传性血液病地中海贫血(m ed iterranean anem ia)的基因诊断。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 ly-m erase cha in reaction,PCR)、反向斑点杂交法(reverse dot b lot,RDB)对不明原因的33例溶血性贫血、重型贫血患儿进行基因分型、突变点位检测。结果通过对33例全血标本的检测,19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其中4例为α-地中海贫血,15例为β-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男11例,女4例;α-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男3例,女1例;19例患儿中单基因位点突变有16例,双重基因位点突变有3例。结论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对血液病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倩  樊茂  胡双林 《海南医学》2008,19(5):124-12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Epstein-BarrVirusDNA(EBV-DNA)在EB病毒(EBV)感染中临床意义。方法对289例临床疑似EB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145例EB病毒病原体DNA,男82例,女63例。其中阳性结果拷贝数主要集中于4~5次方之间,占48.3%;其次为1~4次方之间,占32.4%。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居多,分别占:57.2%、26.9%、35.9%。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EB病毒(EBV)感染的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80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清CMV-IgM.结果 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16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0%.结论 ITP与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近年来74例女性儿童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三种病原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美国PE公司荧光定量PCR仪,对376例女性儿童外阴分泌物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支原体(UU)检测。结果376例女性儿童中三种病原总感染74例,总感染率19.68%。其中,单纯淋球菌感染24例,感染率为6.38%,占阳性病例的32.43%;单纯沙眼衣原体感染14例,感染率为3.72%,占阳性病例的18.92%;单纯解脲脲支原体感染24例,感染率为6.38%,占阳性病例的32.43%;两种及以上病原混合感染12例,混合感染率为3.19%,占阳性感染率的16.22%。其中,7岁以下患儿62例,占阳性感染人数的83.78%。双亲之一同时罹患者19例,占阳性人数的25.68%。结论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由于小儿自身生理、解剖特点以及各种外环境因素影响,儿童性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性病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