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凋亡特性和凋亡蛋白的表达分布.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布和强弱.结果发现两者的表达均处于瘢痕上皮的基底细胞层、小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细胞.增生性瘢痕中,Bax在上述区域的表达更强,瘢痕疙瘩中Bax表达,较Bcl-2弱,在瘢痕疙瘩中发现2例在瘢痕中心区的Bcl-2弱表达.结论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有着与增殖期不同的凋亡特性,凋亡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小血管、残存的皮肤附件周围的细胞,可能在瘢痕日后的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凋亡特性和凋亡蛋白的表达分布。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布和强弱。结果 发现两者的表达均处于瘢痕上皮的基底细胞层、小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细胞。增生性瘢痕中,Bax在上述区域的表达更强,瘢痕疙瘩中Bax表达,Bcl—2弱,在瘢痕疙瘩中发现2例在瘢痕中心区的Bcl—2弱表达。结论 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有着与增殖期不同的凋亡特性,凋亡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小血管、残存的皮肤附件周围的细胞,可能在瘢痕日后的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凋亡特性和凋亡蛋白的表达分布。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布和强弱。结果 发现两者的表达均处于瘢痕上皮的基底细胞层、小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细胞。增生性瘢痕中 ,Bax在上述区域的表达更强 ,瘢痕疙瘩中Bax表达 ,较Bcl-2弱 ,在瘢痕疙瘩中发现 2例在瘢痕中心区的Bcl- 2弱表达。结论 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 ,有着与增殖期不同的凋亡特性 ,凋亡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小血管、残存的皮肤附件周围的细胞 ,可能在瘢痕日后的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Ⅳ型胶原在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Ⅳ型胶原在瘢痕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在所有的病理性瘢痕标本中均有Ⅳ型胶原的表达,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强于而且多于瘢痕疙瘩中的表达。表达区域在瘢痕表皮的基底膜层、血管和皮肤附件的周围。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几乎一致。结论:提示我们Ⅳ型胶原与相对静息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转归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托法是中医外科的常用治法,在外科肿疡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名老中医傅宗翰先生继承发扬、推陈致新,引伸其为托化之法,应用于内科临床,治疗某些疑难杂症,常应手而效,对我们颇多启发。近几年我们采用托化法为主治疗一些免疫复合物病,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托化蠲痹通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脾、肾两脏是人体之本,然而人至暮年,元气渐虚,精血衰减,脏腑功能日渐孱弱,尤以脾胃、肾气为著。盖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真阴真阳寓于其中,为元气生生不息之地,与机体生长、发育、衰亡有关。《上古天真论》指出:“……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迈入老年期后,肾气渐形不足,脾胃运化受纳的功能也渐渐减弱,这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所以在治疗、调理老年病方面,健脾益肾是常用的一个法则。临床上常见到一些老年人,感冒此起彼伏,就是因为脾肾不足,正气内虚,外邪易凑。对于这样的患者,除用解表  相似文献   
7.
<正> 上海市医药管理局于82年12月28日在沪召开治疗冠心病的新颖中成药麝香保心丸鉴定会。麝香保心丸是上海市经委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和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共同研制成功的。会议听取了麝香保心丸科研工作总结和鉴别试验、药理毒理、工艺、质量标准、临床验证等报告,经上海中山医院等八家市级医院209个心脏病(344例次)的临床验证,证明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人的心绞痛、胸闷和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下,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VD3)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反义端粒酶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R导入维生素D3受体(VDR)阳性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培养。细胞克隆转移扩大培养,将其分为对照组、药物组、转染组和转染药物组。添加1,25-VD3,分别作用于转染药物组、药物组,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电子显微镜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结果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686和1.685,说明反义端粒酶RNA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对照组、药物组、转染组和转染药物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12.2%、8.8%、23.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微结构检查也证实存在凋亡发生。1,25-VD3或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对肝癌细胞有促细胞凋亡作用,两者协同对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增强。结论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可降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可显著增强1,25-VD3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并且对细胞的增殖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似无“托化法”之说,而在中医外科中常用“托法”以治肿瘤,当正不胜邪,不能托毒外出者,投与扶正托毒法。其有“补托”、“透托”之分。今内科之托化法,旨在托邪外出,鼓舞正气以胜邪。名老中医傅宗翰先生擅长用托化法治疗某些棘手的内科疾患,常常获效。托化法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疾患,屡经中、西药物治疗,其邪势虽减尚留恋,正气则已衰其半,症情错综、虚中挟实的病例。在外科著作《外科启玄,明内托  相似文献   
10.
青霉素皮试20分钟后开始发生阳性反应32例报告山西省临汾地区卫校(044102)许全贵,胡佩珍,王新生,杜跃兰山西省临猗县临晋卫生院(044102)许淑荣山西省临汾红十字医院(041000)谢彦平青霉素常规皮试15~20min后,局部无红肿、硬结、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