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涂抹在患儿包皮环扎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包皮环扎术的患儿60例,包皮过长13例,包茎47例,年龄4~12岁,体重14~38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达克罗宁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入室前30 min在家长配合下,将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包皮过长患儿的阴茎前2/3皮肤、龟头及冠状沟;对包茎患儿,先均匀涂抹阴茎前2/3皮肤,然后用18号直式留置针的外套管插入冠状沟附近,接注射器注入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并反复挤捏龟头及冠状沟数次,达克罗宁胶浆总用量0.2~0.3 ml/kg。C组于相同时点采用相同方法涂抹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儿入室后都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观察并记录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暴露冠状沟时(T_2)、扎线时(T_3)、剪除多余包皮时(T_4)的HR和MAP;记录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T_3—T_4时D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丙泊酚和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涂抹表面麻醉可有效降低全麻下包皮环扎术中患儿体动反应发生率,减轻循环波动,节减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动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诊和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A)组和小潮气量通气(B)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泵注,0.5%1.5%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气管插管后A组新鲜气体流量为2L·min-1,潮气量(VT)1012mL·kg-1机械通气;B组新鲜气体流量2L·min-1,VT 68mL·kg-1,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0.49kPa机械通气。术中建立人工CO2气胸,气胸压为0.531.33kPa。观察2组患儿气管插管后5min(T1),人工CO2气胸后15min(T2)、45min(T3)及气胸结束后15min(T4)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及肺功能指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的变化,并进行血气分析(PaO2、PaCO2)。结果 2组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及T4时MAP均显著低于T1,T2、T3时Pplat、Ppeak较T1显著升高,A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与T1相比:2组T2、T3、T4时A-aDO2明显升高,A组升高更明显;T2、T3时PaCO2明显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2组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为新生儿胸腔镜手术患儿提供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机械通气方式,该方式能改善胸腔镜手术患儿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拟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组(RA组)和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组(PA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SpO2<93%)、肺通气不足、呼吸道梗阻、呼吸暂停、心动过缓、低血压、体动反应及瑞马唑仑或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阿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者满意度;术后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儿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0-T3时两组患儿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A组比较,RA组患儿术中S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新生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幽门环肌切开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6例腹腔镜下先天性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幽门肥厚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患儿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0 min,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min-1(生理盐水稀释至4 μg· mL-1)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组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至手术结束.观察2组患儿打孔时(T0)、气腹10min时(Tl)、气腹30 min时(T2)、气腹60 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及拔管时(T5)时HR、血压(SBP,DBP)及维持时七氟醚最小肺泡浓度(MAC)的变化.结果 2组患儿手术时间均为(71.0±6.0)min.右美托咪定组维持七氟醚的肺泡气浓度为(1.01±0.12)MAC,拔管时间为(9.2±2.2)min;对照组维持七氟醚的肺泡气浓度为(1.42±0.11)MAC,拔管时间为(18.1±4.3)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右美托咪定组各时间段的HR、血压较对照组更为稳定(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保持新生儿腹腔镜先天性幽门环切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总结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的患儿80例,ASAⅡ-Ⅳ级,男52例,女28例,出生2-28d,体重1.4-3.5kg,所有患儿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气胸建立前(T0)、气胸建立后30min(T1)、气胸建立后60min(T2)、气胸建立后90min(T3)、气胸解除后20min(T4)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pH、PaO2、PaCO2同时记录各时点HR、MAP、SpO2、PETCO2、PIP、PEEP、RR。结果8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毕带气管导管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所有患儿T0-T4各时点HR、MAP、PE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SpO2、pH、PaO2显著低于T0时,PETCO2、RR、PIP、PaCO2显著高于T0时(P<0.05);T4时SpO2、PETCO2、RR、PIP、动脉血pH、PaO2及PaCO2较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麻醉处理要点包括术前应积极治疗肺炎,调整营养状态;麻醉诱导时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导管尖端尽可能位于食管气管瘘以下;术中采用低潮气量加适当PEEP并辅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单肺通气策略;加强围人工气胸期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监测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小儿患者120例,年龄2-9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和非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分别记录3组患儿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出血量及每组输血例数。结果 A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患儿术中输血10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明显降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输异体血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用于血液动力学研究的犬肾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模型,并进行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评估。方法:选取健康雌性比格犬14只,其中7只采取传统静脉补片方法建立假性动脉瘤作为对照组,另外7只采取新的“袋状”静脉补片方法建立假性动脉瘤模型作为实验组。并于术后即刻、7、14 d及30 d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后7 d行彩超检查,对其进行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评估。结果:实验动物存活率100%。对照组在术后即刻、7、14、30 d时局部管壁扩张率分别为(6.11±2.38)%、(26.14±7.14)%、(63.42±12.77)%、(88.26±14.42)%,实验组在术后即刻、7、14、30 d时局部管壁扩张率分别为(199.39±14.92)%、(216.83±14.68)%、(239.30±16.75)%、(266.30±16.48)%。在各观测点上,实验组较对照组管壁扩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袋状”静脉补片法建立的犬肾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模型在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方面更加符合人体假性动脉瘤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是其中最凶险的一种。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很多病人在开始治疗前甚至在明确诊断前即因主动脉破裂而死亡,或引起重要脏器缺血(心梗、脑梗、内脏或下肢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往往需急诊治疗,且花费巨大。我们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并重点阐述主动脉弓部夹层的治疗现状与未来。一、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现状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及体征,行全主动脉CTA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生儿早期,低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感染、低温和早产等因素可使肺动脉压突然增高,血流经再开放的卵圆孔或动脉导管发生右向左分流,称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又称持续胎儿循环,在出生前10d内尤其容易发生~([1])。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如此则形成恶性循环。先天性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多合并吸入性肺炎,先天性膈疝常并发肺发育不良,两种患儿亦有不少早产,胸腔  相似文献   
10.
肖煜  胡华琨 《江西医药》2013,48(5):443-444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及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A-SAI或Ⅱ级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5-8mg/kg.h及2%利多卡因喉表面麻醉,C组采用丙泊酚5-8mg/kg.h及七氟烷吸入麻醉。记录T0(诱导时)、T1(插入硬支气管镜时)、T2(手术中)、T3(退出硬支气管镜时)时的HR、SBP、RR变化,SpO2低于正常及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D组麻醉后的患儿能安全的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出现呛咳、屏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少,血压、HR变化与C组相比相对稳定,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