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冠心病有无心绞痛时左心室功能与并发症是否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观察了14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及临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1)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心绞痛组左室舒张、收缩功能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病死率均比无心绞痛组减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血内皮素 (ET)、心钠素 (ANF)、内洋地黄素 (EDF)与慢性心衰病因和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332例慢性心衰患者测定了 ET、EDF、ANF,并作了平均 11月的随访。结果 :正常人年龄、性别对 ET、EDF、ANF无影响。心衰组 ET、ANF明显增加 (P<0 .0 0 1) ,与心衰呈正相关 ,EDF明显下降 (P<0 .0 0 1) ,与心衰呈负相关。结论 :同步监测 EF、ANF、EDF释放调节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衰 ,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静脉滴注L-精氨酸(L-arg)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探讨L-arg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36例心力衰竭患(心功能Ⅳ级1例,Ⅲ级24例,Ⅱ1级11例),以20%L-arg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1h内恒速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记录用药后心率、血压变化,并对其中11例患(心功能Ⅲ级8例,Ⅱ级3例)采用有创检查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同时测定用药后血液和尿液一氧化氮(NO)。结果:静脉滴注L-arg5min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均有显降低(P<0.05),最大效应时间10-60min,心率无变化。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静脉滴注L-arg可使平均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压、肺血管阻力显降低(P<0.05-0.01),心指数和左心室作功指数显增加(P<0.01)。用药后尿液NO显升高。结论:心力衰竭患静脉滴注L-arg增加了体内NO,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疲劳模型,观察慢性疲劳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疲劳模型组,两组又按强制游泳周数各分为5个亚组,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强制游泳2h,慢性疲劳模型各亚组造模前及造模最后1d观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除在疲劳模型组大鼠游泳期间给予禁食禁水外其他不作干预。实验结束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以后其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至5周,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时血清AST出现显著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大鼠造模3周时血清ALT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结论大鼠强制游泳2周可造成慢性疲劳模型,并造成大鼠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羊栖菜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羊栖菜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建立UUO大鼠模型,用羊栖菜治疗3周,观察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肾重、相对肾重,同时作病理学检查,并计算肾间质相对容量(Vv)。结果:UUO大鼠出现肾功能损害,病理显示出现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羊栖菜治疗对肾功能减退有轻度抑制作用,能减少肾间质相对容量。结论:羊栖菜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疲劳大鼠模型创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力竭游泳复合不同程度部分睡眠剥夺对大鼠的影响,探讨建立能较好模拟人类慢性疲劳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分为4组,第1、2、3组为模型组,分别给予力竭游泳复合部分睡眠剥夺20 h、16 h、12 h;空白对照组为第4组,实验持续13 d,每日记录模型各组力竭游泳时间并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各组大鼠在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生化测定。结果:第1组的慢性疲劳行为表现较明显,力竭游泳时间降低最明显(P<0.05)。第1组GLU、ALB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各模型组的TG均较空白对照组低(P<0.05)。结论:力竭游泳复合部分睡眠剥夺20 h产生的慢性疲劳效果较好,能够较好模拟人类慢性疲劳的发生发展。通过此方法制作的大鼠模型可作为慢性疲劳模型。慢性疲劳发生发展与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PVDFAI)与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的关系及对心力衰竭(CHF)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呼吸困难患者195例,正常健康组67例,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并行后前位X线胸片检查,测量PVDFAI。以PCWP>12mmHg作为左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心衰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计算PVDFAI诊断心衰的不同截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正常对照组PVDFAI(1.34±0.49)mm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VDFAI(1.43±0.37)mm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q=0.2700,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VDFAI(2.49±0.93)mm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宽(q=17.0676,P<0.01;q=15.1143,P<0.01)。PVD-FAI与PCWP密切相关(r=0.388,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胸片PVDFAI是CHF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0,比数比28.103)。PVDFAI判定肺源性呼吸困难或心衰,其曲线下面积95.24%(95%可信区间,91.73%~98.85%)。判断左心功能不全的PVDFAI最佳截值为2.5 mm,其诊断左心功能不全的敏感度97.17%,特异度93.26%,准确度95.38%。结论第一前肋间肺静脉直径可用以识别有、无肺静脉高压,对诊断心衰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探索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内科标准化病(Standardized Patients,sP)教学考核过程包括SP的招募、培训、考核、录取及反馈等方面内容,经培训合格的sP能够达到考试的要求。中医内科sP教学突出了中医病证结合的特色,可改进中医内科教学模式,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134例心衰患者,经Swan-Ganz导管测定PCWP,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随访3年,记录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 (1)心脏事件组的心胸比率、PCWP、BNP较非心脏事件组显著升高(P<0.01).(2)多元Logisac回归分析PCWP和BNP为心衰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3)BNP、PCWP预测心原性死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和0.762.BNP取值720.5 ng/L、PCWP取值19.5 mm Hg(1 mm Hg=0.133 kPa)预测心原性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最高.(4)血浆BNP≤702.5 ng/L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高于BNP>702.5 ng/L组,PCWP≤19.5 mm Hg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高于PCWP>19.5 mm Hg组;Log-Rank检验说明,不同PCWP和BNP两组生存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和PCWP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