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G(sHLA-G)水平,探讨其与儿童EBV感染IM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技术,对102例EBV感染IM患儿及165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了HLA-G 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采用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结果 EBV感染IM组与正常对照组HLA-G 14 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2,P=0.034),两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6.672,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浆sHL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9,P=0.048),14 bp+/+基因型组血浆sHLA-G水平明显低于另两组基因型(Z=-2.376,P=0.018).结论 HLA-G 14 bp插入/缺失基因型多态性与儿童EBV感染IM的发生有关,携带14 bp-/-基因型或缺失14 bp等位基因的儿童可能更易发生EBV感染.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是确保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保留导管脱落和穿刺点出血;溶栓时用止血带定时放松和扎紧血栓近端肢体,使药液经交通支由浅静脉充入深静脉,使药物与血栓充分接触以提高溶栓的疗效,是保证介入治疗的关键.注意停药指征,观察患肢消肿情况;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和肺梗塞等并发症发生;做好出院指导,预防疾病再次复发的方法是介入治疗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含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28(A>G)与IVS-2-654(C>T)突变基因的质粒标准品。方法:以含β珠蛋白野生型基因的质粒DNA为模板,采用重叠延伸PCR(Overlap extension PCR,OE-PCR)定点诱变后行TA克隆的方法分别构建含-28(A>G)与IVS-2-654(C>T)突变基因的质粒。结果:DNA测序表明:重组质粒1的确含β地贫-28(A>G)突变基因,β珠蛋白-28处的碱基已由A突变成G,其余序列与野生型完全相同;重组质粒2的确含IVS-2-654(C>T)突变基因,β珠蛋白IVS-2-654处的碱基已由C突变成T,其余序列与野生型完全相。成功实现了定点诱变。结论:分别成功地构建了含β地贫-28(A>G)与IVS-2-654(C>T)突变基因的质粒标准品,进一步为HRM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该病其它基因诊断与筛查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N-末端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高血压LVH(EH-LVH)组和单纯EH组。另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人员血NT-proBNP和HCY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H-LVH组血NT-proBNP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EH组和对照组,E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NTproBNP和HCY水平与左室重量质量指数(LVMI)呈显著正相关,与二尖瓣口流速E/A呈负相关(P0.05)。结论 NT-proBNP和HCY水平可作为EH发生、发展的监测指标,并对其合并LVH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EB病毒(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血浆可溶性HLA-G (sHLA-G)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析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51例EBV感染IM患儿及146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sHLA-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86例EBV感染IM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130.30(77.28~217.23)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82(6.39~44.90) U/ml,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72,P<0.01);EBV感染IM组外周血CD3+、CD8+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而CD4+、CD4 +/CD8+、CD16+56+、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BV感染IM组血浆sHLA-G水平与CD3+、CD4+、CD8+、CD4 +/CD8+、CD16+56+以及CD19+细胞表达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EBV感染IM患儿血浆sHLA-G水平明显升高,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血浆sHLA-G水平可作为EBV感染IM的辅助诊断指标,其升高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1个疗程及放疗结束后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抗体水平及EB病毒DNA(EBV DNA)载量的变化,探讨其在鼻咽癌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EBV阳性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1个疗程及放疗结束后的血清标本,提取外周血细胞DNA。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VCA-IgA抗体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BV DNA载量的变化。结果 22例鼻咽癌病人3个不同放疗阶段血清VCA-IgA抗体和E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305、9.461,P<0.05)。放疗结束后VCA-IgA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水平(t=2.081,P<0.05),而放疗1个疗程后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7例病人从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均未检测到EBV DNA,其余15例病人EBV DNA载量放疗前与放疗1个疗程及放疗结束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2.47、4.34,P<0.05),而放疗1个疗程和放疗结束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同时检测血清中EBV抗体及EBV DNA水平有助于鼻咽癌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快速筛查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人群β-地贫常见基因突变位点IVS-2-654(C>T)与-28(A >G)作为研究位点,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其质粒DNA作为模板或基因分型对照,建立基于HRM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突变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等指标进行方法学评价.收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临床疑似β-地贫患者117例,抽取外周血标本,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用该方法进行IVS-2-654(C>T)与-28(A >G)位点的HRM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双向直接测序做比较.结果 建立的HRM技术可对β-地贫IVS-2-654(C>T)与-28(A>G)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未见非特异性扩增片段;不同基因型HRM检测的批内、批间熔解温度(Tm)值的变异系数(CV)均<0.1%;该法最低可检出103拷贝的DNA模板,并可检测低至10%的突变存在.117份临床疑似β-地贫患者样本经该法检测,45份为IVS-2-654(C>T)杂合突变型,9份为-28(A>G)杂合突变型,未发现2个位点的纯合突变型基因;此结果与直接测序所得基因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建立的HRM技术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β-地贫基因突变筛查,并为β-地贫其他突变位点的检测及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等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住院患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及血清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5 215例温州地区住院患儿,按年龄将患儿分为<28d、28~d、6~月龄、1~岁、3~岁、7~14岁6个组,采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定量检测血清HCMV IgM/IgG抗体浓度,并对各年龄段HCMV IgM/IgG的阳性检出率及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5 215例住院患儿HCMV IgM阳性检出率为14.38%(750/5 215),HCMV IgG阳性检出率为82.45%(4 300/5 215),HCMV IgM和HCMV IgG同时为阳性12.98%(677/5 215);HCMV IgM阳性检出率以<28d组最低(1.06%,P<0.01),28~d组最高(21.48%,P<0.01);HCMV IgG阳性检出率以<28d和7~14岁两组高(分别为98.77%和86.54%,P均<0.01);HCMV IgM阳性浓度在6个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降低趋势(P=0.02);HCMV IgG阳性浓度以28~d组最低(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P<0.01)。750例HCMV IgM阳性的患儿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4.80%(261/750),其中肺炎占16.93%(127/750)。结论温州地区住院患儿HCMV感染率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不同年龄组间患儿HCMV感染率及抗体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广泛型线粒体肌酸激酶(uMtCK)、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糖 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0 月在 青岛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0 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该院同期90 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uMtCK 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G Ⅰ、PG Ⅱ及G-17 水平;采用电化学发 光法检测CA72-4 水平,探讨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uMtCK、PG Ⅱ、G-17 及 CA72-4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而PG Ⅰ、PG Ⅰ /PG Ⅱ(PGR)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血 清uMtCK、PG Ⅰ、PG Ⅱ、PGR、G-17 及CA72-4 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05),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也 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血清uMtCK、PG Ⅱ、G-17 及CA72-4 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8.89%(95% CI : 0.801,0.942),准确性为86.11%(95% CI :0.802,0.905),均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P <0.05)。AUC 结果显示 uMtCK、PG Ⅱ、G-17 和CA72-4 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大(AUC=0.976),PG Ⅰ诊断价值最小(AUC=0.810) (P <0.05)。结论 血清uMtCK、PG Ⅰ、PG Ⅱ、PGR、G-17 及CA72-4 联合检测对胃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THP-1细胞模型,研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与HCMV 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量分析HCMV潜伏及再激活感染时细胞核内转录因子GATA-1的表达;通过MATCH工具软件分析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发现存在着11个GATA-1的结合位点,针对这11个GATA-1结合位点DNA序列设计9对引物,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转录因子GATA-1与UL111A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结合情况。结果:HCMV潜伏感染时UL111A基因未表达cmvIL-10,激活感染时表达cmvIL-10,潜伏感染时转录因子GATA-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激活感染;以GATA-1抗体特异性结合的DNA片段为模板,9对引物中共有5对扩增出目的条带;HCMV潜伏感染组和激活感染组5个位点转录因子GATA-1结合率分别为:-4.00±0.26、-4.50±0.33、-4.41±0.21、-3.61±0.20、-3.47±0.11和-1.13±0.07、-0.63±0.05、-1.10±0.07、-0.24±0.03和-0.14±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感染时转录因子GATA-1可能通过与UL111A基因 5’上游序列1119(-3760)位点、107(-4772)位点、609(-4270)位点、849(-4030)位点和2047(-2832)位点结合,调节UL111A基因的转录,参与HCMV潜伏与再激活感染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