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茸多肽促进表皮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皮肤创伤愈合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研究总鹿茸多肽(TVAP)及天然鹿茸多肽(nVAP)和合成鹿茸多肽(sVA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乳鼠表皮细胞和家兔肋软骨细胞,体外加入TVAP ,nVAP和sVAP ,观察其对[3H]TdR参入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整体观察TVAP对大鼠实验性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 TVAP 0.8和3.2mg·g-1 膏剂外涂对实验性大鼠皮肤损伤有加速修复作用。离体TVAP 5 - 50mg·L-1 和nVAP 0.4 - 50mg·L-1 均能促进大鼠表皮细胞有丝分裂,提示nVAP是TVAP中促进表皮细胞分裂和加速皮肤创伤愈合的主要活性多肽。sVAP对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 马鹿茸多肽通过促进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加速皮肤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2.
脂肪酶活力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检测脂肪酶活力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检测脂肪酶活力的底物选择、底物乳化方法、检测方法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马鹿茸促进表皮细胞和软骨细胞分裂的新多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梁  周秋丽  池岛桥  王本祥 《药学学报》2001,36(12):913-916
目的 研究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茸多肽的化学结构和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生物活性。方法 用酸性水提取鹿茸多肽,多肽组分经过 CM-Sepharose Fast Flow 和 Sephadex G-50 柱色谱分离后,再用反相 HPLC (C6)纯化。结果 从马鹿茸得到一个单一多肽化合物。结合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N-端 Edman 降解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该多肽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多肽,分子量3216u,主要含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无半胱氨酸,其一级结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N端-VLSAADKSNVKAAWGKVGGNAPAFGAEALLRM,与已知蛋白序列同源性远小于 50%。VAPP 促进大鼠表皮细胞(浓度0.4 - 50mg·L-1)和家兔肋软骨(浓度10 - 50mg·L-1)细胞增殖。结论 鹿茸多肽是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新多肽  相似文献   
4.
鹿茸总多肽对维A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鹿茸总多肽(TVAP)对维A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通过ig维A酸70 mg·kg-1·d-1,连续14d,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sc TVAP 60,40,20 mg·kg-1·d-1,治疗30 d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取左侧股骨,计算骨重系数和测定骨Ca,P含量;取右侧股骨,测定中段和下1/3处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骨组织形态计量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VAP明显改善维A酸诱导大鼠的骨Ca含量降低(P<0.01),骨重系数下降(P<0.001)和骨密度降低(P<0.05,P<0.01)以及骨病理形态发生的明显改变:平均骨小梁宽度(MTPT)变窄(P<0.001)、平均骨小梁间距(MTPS)变大(P<0.05)、松质骨体积(TBV)降低(P<0.01)等骨质疏松改变。但对血中反映骨代谢状况的生化指标Ca,P含量和ALP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TVAP能纠正维A酸所致骨重建的负平衡状态,使骨量增加,骨组织显微结构趋于正常,对大鼠骨质疏松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PCR方法获得水蛭素基因。方法在传统PCR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根据已知天然水蛭素基因序列 ,设计了一对 12 3nt且 3′端具有 15nt互补序列的单链DNA ,通过低温复性使其互补结合后 ,进行延伸反应 ,得到微量双链水蛭素基因。再以该基因作为模板设计一对引物 ,进行常规PCR扩增反应。结果获得水蛭素基因。结论此法对于获得象水蛭素基因这类序列已知、片段不太长 ,且不易得到的基因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古核嗜热菌组蛋白基因多点突变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热菌组蛋白基因序列中精氨酸密码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率极低,限制了组蛋白的大量获得。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传统PCR定点突变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参照古核嗜热菌组蛋白基因序列和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表,设计了一对含有5个精氨酸突变密码子的单链DNA,全长为115nt,在3‘端有20nt互补序列。将单链DNA在94℃,45℃复性,使其互补结合,72℃进行延伸反应,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组蛋白基因;再以此基因为模板设计相应的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得到大量组蛋白突变基因。该研究为一些序列已知,片段较小基因的多态突变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翁梁  翁滨 《吉林医学信息》1999,16(11):48-48
在胆红素的生产中,采用二氯甲烷替代氯仿,结果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鹿肉酶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鹿肉酶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方法以AQC为衍生化试剂,采用柱前衍生化技术、紫外检测考察了氨基酸衍生和液相分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检测鹿肉酶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鹿肉酶水解液中蛋白质含量为83.2 8% ,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 8.79mg/g。结论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测鹿肉酶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此法可为鹿肉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相关喘息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RSV感染相关首次喘息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万托林雾化液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改善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2、C反应蛋白(CRP)、IgE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并对患儿出院后6个月和1年内的喘息发作情况和发生哮喘情况进行随访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改善时间、喘息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L-4、IL-6、CRP、IgE水平和CD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IL-12水平和CD3+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于出院6个月内和1年内喘息发作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治疗儿童RSV感染相关喘息的疗效显著,可更快速地缓解患儿症状,显著改善患儿炎症介质水平,降低喘息复发几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