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排痰护理对儿童雾化吸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干预组雾化后由护士拍背、指导有效排痰;对照组雾化后由患儿自行排痰;对比两组雾化后排痰及肺功能改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雾化后有排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排痰护理能有效提高吸人治疗效果和肺功能的恢复,应重视雾化后的护理和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腰大池持续引流是神经外科临床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还能鞘内注药,而且还可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通畅,用于颅内感染、颅脑损伤后脑脊液漏、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内出血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引起慢性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尚未引起重视,现将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后枕骨大孔疝的2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病例1,男性,49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伴呕吐3 h"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F、M组),每组30例,术毕接电子泵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F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吗啡3mg为首量,维持配方为吗啡24mg+氟比洛芬酯300mg+生理盐水共150ml,背景流量2ml/hr,单次剂量3ml,锁定时间30min。M组在相同时间点给吗啡3mg为首量,维持配方为吗啡60mg+生理盐水共150ml,参数同F组。分别记录和统计手术后12、48h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泵按压次数、伤口引流量及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相近,VAS评分和48h伤口引流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低于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有1例呼吸抑制,F组无呼吸抑制。两组均未见消化道出血。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抗大鼠小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对其抗氧化损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正常组行假手术,不放血。模型组和黄芪组制备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及复苏的动物模型,分别予生理盐水和黄芪注射液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入,复苏1小时后处死动物,取距回肠末端5 cm肠段行蜡块包埋,光镜观察各组肠黏膜病理学变化,并按改良Chiu’s方法评分量化损伤程度;刮取相邻10 cm小肠的黏膜,检测各组肠黏膜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病理学改变 :正常组肠黏膜正常,模型组肠黏膜损伤最重,黄芪组次之,各组间Chiu’s评分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黏膜组织MDA含量以模型组最高,与黄芪组和正常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略高于正常组,但两者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黏膜组织SOD 、GSH-PX活性黄芪组最高,模型组最低,两者间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高于模型组,低于黄芪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能减轻大鼠小肠黏膜缺血再灌注的氧化损伤,其机制与其提高抗氧化损伤的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脑干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3例)与常规治疗组(4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纳洛酮1m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每日4次,连续10d为1疗程。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6例,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死亡27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死亡35例。结论纳洛酮对脑干出血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3个月随访并进行肌力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前肌力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3天、10天、1个月和3个月,两组之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后第3天的肌力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以后,两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肌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微创开颅手术治疗皮质运动区中小量脑出血能促进肌力的恢复,降低了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各30例,分别置入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中反流误吸,术毕呛咳,术后咽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期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后即刻MAP、HR较喉罩组显著升高(均P<0.05);喉罩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喉罩组插管应激反应小于气管插管组;喉罩与气管插管麻醉患者术中、术后的护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防止术中反流误吸,后者侧重于气管护理以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医院麻醉药物管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药物管理方法。方法对麻醉药物实行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保险柜,专册登记,专用处方管理方法。结果麻醉药品能合理应用,防止了麻醉药物流入社会。结论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可防止药物的流弊,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麻醉恢复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麻醉恢复室收治的 440例患者呼吸并发症、循环并发症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体温及神志改变。结果 老人组与成人组恢复室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儿组 (P<0 .0 5) ,恢复室的并发症以呼吸、循环并发症及恶心、呕吐为多发。结论 麻醉恢复室要特别注意患者呼吸循环方面的观察和护理 ,尤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