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血性胸积液在本省未见报道。现把我院1986年5月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女,30岁,工人。1986年5月10日无何诱因觉头痛,发热39℃,波动于38~39℃之间,无寒战、咳嗽、咽瘤、胸痛,当地卫生院按“感冒”治疗,经服药、打针(药名不详),体温稍下降,头痛减轻,但出现胸翳、头晕、气紧,注射部位出现瘀斑,血压80/60mmHg,5月13日怀疑“登革热”,经我院会诊后按发热待查入院。流行病学史:否认污水接触史。居住地方老鼠较多。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查:体温38.5℃,脉搏108次,呼吸20次,血压102/60。神志清,发育正常,自动体位,呈急性病容,皮肤隐黄,巩膜轻度黄染,四肢注射部位可见皮下瘀斑,颈部左侧可触及一个0.5×0.5cm大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可移动。胸廓无畸形,心界无扩  相似文献   
2.
小儿重症肝炎常于短期内出现肝功能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急、慢性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现将我院于1973~1986年收治小儿重症肝炎中死亡的24例,就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等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到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模型大鼠体内,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取雌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手术组(N-O组)10只、模型对照组(M-C组)20只和模型治疗组(M-T组)20只。孕第19天N-O组剖宫取胎后连续缝合子宫切口;M-C组与M-T组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壁注射脂多糖(LPS)联合电凝(功率为10 W)子宫切缘,间断缝合切口。M-T组分A、B亚组(各10只),A组静脉注射0.5 m L+阴道灌注0.5 m L(1×10~9/L)WJMSCs,B组阴道灌注1 m L同浓度WJMSCs,每周1次,共3次;M-C亦分A、B亚组(各10只),与M-T组同样方法处理,仅将生理盐水替代WJMSCs。各组治疗后第1和4周,分别处死6和4只,留双侧子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肌动蛋白(actin)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通过体视学分析,检测子宫肌层和内膜的修复情况。结果: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C组子宫肌层厚度和actin体积密度(Vv)均显著低于N-O组,肌层胶原纤维Vv和内膜缺陷率高于N-O组(P0.05);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T的A和B组的肌层厚度和actin Vv均显著高于M-C组,肌层胶原纤维Vv低于M-C组;M-C组内膜缺陷率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WJMSCs可促进PCSD大鼠子宫肌层结构和功能的修复。静脉+局部联合治疗和单纯阴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过去多在北方流行,长江流域常为散发,华南地区则少见。近年来,华南地区特别在滨海城市似有增加之势,广州地区自1977年以来病例续有发生,现把我院自1977~1980年间收治具有临床特点或细菌培养阳性、排除了其他出疹性疾病,诊为猩红热的382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在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输卵管炎症模型组(n=40)和对照组(n=10)。其中,模型组大鼠双侧输卵管注入混合菌后再随机分成5组,急性治疗前组(n=5),于造模后第20日取材;急性治疗组(n=10),于造模第20日,给予腹腔注射WJMSCs(1×106/ml),7 d/次,共3次,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治疗前组(n=5),于造模后30 d取材;慢性治疗组(n=10),于造模第30日开始给予WJMSCs;方法同急性治疗组,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模型组(n=10),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理,第51日5只取材,所有余下雌鼠分别与雄鼠同笼。检测比较急、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腹腔注射WJMSCs治疗前、后血清INF-γ和TNF-α水平、输卵管超微结构、单位面积输卵管腔上皮皱褶长度(Lu)和分泌颗粒的密度(D),以及各组受孕率及产仔数。结果:急性输卵管炎期,输卵管上皮被破坏,间质水肿,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期,上皮扁平化,黏膜下纤维化,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急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Lu值无明显变化,而D值显著下降,治疗后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Lu、D值均明显降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急、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血清TNF-α和INF-γ水平均明显增高,治疗后急性组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慢性治疗组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急性输卵管炎治疗组受孕率、产仔数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后,其受孕率、产仔数均明显下降。结论:WJMSCs腹腔注射治疗大鼠急性输卵管炎,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恢复输卵管结构和功能,恢复生育功能,但对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提示在急性期治疗输卵管炎有可能防止继发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引产对新生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1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只。孕 2 0天给实验组母鼠灌服米非司酮 11 5± 1mg加麻油 1ml引产 ,对照组母鼠灌服麻油 1ml。产后 2 4小时内随机选新生鼠 1只 /窝 ,取右侧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鼠脑组织可见 :(1)神经细胞肿胀 ,坏死。 (2 )神经毡肿胀 ,局部结构破坏。 (3)突触连续减少 ,间质水肿。 (4)神经胶质细胞肿胀 ,染色质浓染 ,泡沫细胞增多。(5 )毛细血管内皮内线粒体肿胀 ,星形胶质细胞脚板肿胀。结论 米非司酮可造成新生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长期过度饮酒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和坏死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直至肝硬化.在西方国家中,酒精性肝病是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虽然各种肝病中,仍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但酒精性肝损伤与乙肝的协同作用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1].本文报道39例酒精性脂肪肝和24例酒精性肝炎的TG、ALT、AST、GGT、ALP测定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对酗酒病人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四种中药多糖及胸腺肽对U14宫颈癌荷瘤鼠肿瘤生长、外周血TLC、NK细胞的影响,试图找到对宫颈癌有相对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方法 70只昆明小鼠,建立U14宫颈癌荷瘤鼠模型60只,设立正常对照组、肿瘤对照组、LBP、APS、GLP、PGE、胸腺肽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肿瘤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21d、其他组分别用四种中药多糖和胸腺肽灌胃21d。第22天,所有动物处死后检测各治疗组的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比较各治疗组与正常和肿瘤对照组小鼠外周血CD4+CD8+TLC和CD49b+NK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肿瘤抑制率排序:胸腺肽0.05)。肿瘤对照组外周血CD4+/CD8+TLC和CD49b+NK细胞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P、GLP、胸腺肽组CD4+/CD8+TLC较正常组和肿瘤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S、PGE组CD4+/CD8+TLC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各组外周血CD49b+NK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GLP和胸腺肽对U14宫颈荷瘤鼠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但PGE、APS是否能用于宫颈癌的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新生鼠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了米非司酮引产对新生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1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只。孕 2 0 d给实验组母鼠灌服米非司酮 (12± 1) m g加麻油 1m L 引产 ,对照组母鼠灌服麻油 1m L。产后 2 4h内随机取新生鼠每窝 1只 ,取右侧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鼠脑组织可见 :1神经细胞肿胀、坏死 ;2神经毡肿胀 ,局部结构破坏 ;3突触连接减少 ;4对照组神经元线粒体数密度大于实验组 ,平均体积小于实验组 ,体积密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可见米非司酮可造成新生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经肝组织病理诊断为重症肝炎、慢活肝、慢迁肝及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等87例患者血清中的抗肝特异性膜脂蛋白(抗-LSP)。其结果表明,重症肝炎、慢活肝的抗-LSP阳性检出率远较慢迁肝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高,且抗-LSP的检出率及抗体水平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了抗-LSP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关系密切。此项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估价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