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近年来,应用干细胞治疗免疫性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关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变化,探讨Th细胞因子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发生发展中的免疫机制。方法:8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其中44例为常规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7例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静脉输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3.5-5.2)×107,用药方案与常规治疗组相同。随访治疗后1,3,6 个月肌酸激酶、肌力变化及治疗后3,6个月肺部影像学改变,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检测移植组Th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肌酸激酶值明显下降、肌力评分明显增高(均P < 0.001);移植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肌酸激酶值较常规治疗组低、肌力评分较常规治疗组高(均P < 0.001)。②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异常,且安全性好。③移植治疗后6个月干扰素γ水平显著升高,而白细胞介素4水平显著下降(均P < 0.01);移植治疗后 3,6 个月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显著下降(均P < 0.01)。④移植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肌酸激酶水平成正相关(r=0.467和0.488,均P < 0.05);干扰素γ水平与肌酸激酶水平无明显相关(r=0.213,P > 0.05)。结果表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安全、有效,可调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免疫网络效应、改善免疫耐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抽取92例患有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分别采用环磷酰胺和DNA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治疗后的免疫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SLEDAI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DNA免疫吸附方法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和多柔比星治疗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心脏毒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5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患者随机分成A组(环磷酰胺、脂质体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组)、B组(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组);A组PLD剂量为40mg/m2,其余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泼尼松采用标准 CHOP 方案中的剂量。 B组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采用标准CHOP方案中的剂量。均建议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化疗。每2周期化疗后复查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血液学、肝肾毒性、心脏毒性等。结果入组病例中A组完成25例、B组完成25例。6~8个疗程后A组有效率84.0%,B 组为7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24.2(0.9~40.5)个月,A组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0%及72.0%,B组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0%及6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脱发、手足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肝功能损害、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与腹痛、腹泻)、乏力、口腔炎。手足综合征仅见于A组。 B组的脱发、血小板减少、Ⅳ度粒细胞减少、贫血、肝功能损害、心脏毒性、恶心呕吐、口腔炎发生率大于A组,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乏力、腹痛腹泻的发生率高于A组,但是两组乏力、腹痛腹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多柔比星相比,含脂质体多柔比星的类似CHOP方案能明显减轻化疗所致的脱发、心脏毒性、肝脏损害、血液学毒性、口腔炎,两组化疗所致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DLBCL患者,根据是否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给予CHOP方案治疗,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为66.00%,高于A组的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及PDGF-B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及PDGF-BB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TNF-α水平(21.54±3.28)ng/L及PDGF-BB水平(40.55±3.14)ng/L低于A组的(32.77±4.31)、(52.12±3.6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T细胞、NK细胞、B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T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