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月间,使用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8-75岁(平均48岁)。根据AO分型:A型3例,B型10例,C型4例。结果经14-25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17例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1.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135°-180°(平均174°),后伸20°-40°(平均38°),外展70°-90°(平均87°);肘关节前屈115°-135°(平均133°),后伸-10°-0°(平均-1°);手臂肩残疾问卷表(DASH)评分6-44分(平均11分)。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GustiloⅢB型开放性骨折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退;另有1例出现明显的肩肘关节功能障碍。无继发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结论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骨折愈合率较高,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更适合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2.
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ing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应用LISS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4 ̄67岁,平均40.6岁。胫骨近端骨折28例,股骨远端骨折13例。多发伤22例(53.7%),陈旧性骨折6例(14.6%),翻修手术1例。新鲜骨折均采用关节面切开复位、干骺端闭合复位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陈旧性骨折及翻修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及经皮钢板固定技术。结果单侧LISS手术时间平均87.2min。全部病例随访13~21个月,平均16个月。3例股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平均于术后21.3周(19~24周)行植骨术,植骨术后22.3周(18~24周)骨折愈合。其余患者愈合时间平均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6.8周(12~25周)。术中发生螺钉脱落1例,提拉复位装置断裂1例,工具断裂1例,螺钉未能按计划置入2例。术后发生关节面复位丢失1例,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失败病例。按照Rasmussen骨折复位评分标准,优31例、良10例。术后1年关节活动范围2.4°~95.6°。术后1年HSS评分平均88.4分(58~98分),其中优27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LISS为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其手术理念及手术技术与传统手术不同,还需要一定病例与随访的积累才能确定其疗效。  相似文献   
3.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26例。按照Myerson分类:中间柱损伤13例,内侧、中间柱合并损伤7例,内侧、中间、外侧柱三柱损伤6例。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30~70min),切口长度平均为5mm;所有患者获平均11.4个月(6~17个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平均为87分,患者术后平均5.3个月(3~11个月)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低,能有效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中间柱复位并沿Lisfranc韧带方向插入螺钉内固定是重建跖跗关节复合体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体外震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骨科领域,目前,它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骨相关疾病。为指导其进一步用于临床治疗并提高疗效,了解它对正常骨组织的影响和对骨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非常重要。现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就体外震波对骨和骨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胫骨平台骨折、尤其是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从而影响骨折的治疗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为预防OCS的发生,2002年5月-2005年6月,我们对收治的151例闭合性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冰袋冷敷预防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后OCS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膝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通过对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后膝关节痛的临床观察,探讨膝关节痛的发生和病因。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1332例病例。所有病例在骨折愈合后均有一次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结果 共有409例胫骨干骨折术后发生患侧膝关节痛;经髌韧带入路组膝关节痛发生率为31.9%,髌韧带旁入路组为28.9%。结论 髌韧带旁入路不能减少胫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膝关节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一词由VPL Research公司的奠基人Jaron Lanier于1989年首先使用。VR是一种人与计算机的接口,它有机地融合了仿真模拟、实时三维图像及多媒体、人工智能、广角立体显示、传感等多学科技术,依靠计算机建立起能模拟现实世界中景物,但又不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Fixion PF)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3月~2006年9月用PFN与Fixion PF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其中PFN治疗组27例,Fixion PF钉组21例。比较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3~22个月),骨折均愈合。Fixion PF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小于PFN组(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出血和引流量、离床和弃拐时间、骨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昴元统计学意义。结论PFN与Fixion PF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疗效,但Fixion PF钉固定后的应力分布均匀,远端不需锁定,近端加用股骨头栓钉能增加股骨头松质骨密度和固定强度,增加抗旋转能力,较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但对严重骨质疏松者慎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及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自2016—2020年收治的累及后外侧的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57例,按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2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记录受伤至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术后随访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范围及手术并发症,根据HSS、SF36量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组,13例采用内侧单钢板固定,17例内侧双钢板固定,后外侧平台均采用支撑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133.7±23.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8.3±111.0)m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7.2°(0~5°;115~140°),平均HSS评分为93.9±3.2,平均SF36评分为91.5±3.3,1例患者术后出现内侧切口浅表感染,8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组,均采用后内侧钢板、前外侧钢板固定,有11例采用后外侧平台支撑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157.0±31.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3.7±142.1)m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8.3°(0~10°;110~140°),平均HSS评分为94.2±3.3,平均SF36评分为91.6±3.6。2例患者出现前外侧切口浅表感染,7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所有患者下肢力线均正常,未见其他并发症。两组相比,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内侧伴后外侧骨折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医生应根据骨折的形态特征来推导损伤机制、结合客观器械条件制定完善的术前计划,从而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近年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膝外翻性骨关节炎的手术方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膝外翻性骨关节炎截骨手术治疗相关文献,对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对于有症状且年轻、活动度大的膝外翻性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楔形截骨术、股骨远端外侧张开楔形截骨术、胫骨近端内侧闭合楔形截骨术、胫骨近端外侧张开楔形截骨术。不同截骨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不同,选择正确的截骨手术方式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结论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膝外翻性骨关节炎有多种手术方式,为获得良好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最合理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