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头痛伴呕吐18d”于2005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18d前不明诱因发热,持续剧烈头痛,伴颈背痛和反复呕吐,体温38.0~39.4℃,当地医院按“脑膜脑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吸毒史6年静脉吸毒3年。2年前患“肺结核”,治愈。查体:体温38.4℃,心、肺、腹未见异常;意识清晰,左眼外展受限,向左注视水平复视;颈强(+++),双下肢Rossolimo征、Kern征、Brudzinski征和Lasegue征(+),全脊柱明显叩压痛。血尿粪常规正常;腰穿压力300mm H2O(1mm H2O=0.009kPa),脑脊液稍浑浊,白细胞12×106/L,多核细胞0.765,氯化物121mmol/L,…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血清Fractalkine(FKN)浓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发病3d内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分别按梗死体积、梗死部位及预后评估分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1-3d、7d、14d和28d的血清FKN浓度,与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FKN浓度与脑梗死体积、梗死部位、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各时点的血清FK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于病后7d达高峰值;血清FKN浓度在大梗死组、皮层及伴皮层下梗死组高于其他组;依赖组各时点血清FKN浓度均高于独立组。结论FKN可作为脑缺血炎症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FKN浓度与脑梗死灶的体积、部位及患者的预后相关,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缺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意义。方法结合1例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眼缺血综合征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常合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少,主要表现视力下降、一过性黑蒙症状,伴有或单独表现为眼部及眼周疼痛,也可有眼前、后节缺血综合征。辅助检查特点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眼部血液循环时间延长、视网膜缺血或低灌注。患者5年死亡率达40%、大多死于心脑血管事件,但是目前临床认识不够。结论眼缺血综合征少见,常提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远期多死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临床易误诊漏诊,增强识别并积极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感觉性神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感觉性神经病(trigeminalsensoryneuropathy,TSN)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3例TS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外文献。结果TSN的病因复杂,多数急性发病,少数隐匿发病,呈良性或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面部麻木和感觉异常,可累及口腔粘膜和牙龈,并可伴随原发病的症状,MR增强扫描和瞬目反射检测可显示三叉神经异常,药物治疗效果差,辅以物理治疗可能缓解症状。结论TSN以三叉神经分支区的麻木感为特征表现,诊断有赖全面系统的病史、体检和适当辅助检查,缺乏特效治疗,局部理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SPECT技术,探讨不同痴呆程度的Alzheimer’s病(AD)的脑显像特点,为A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AD按临床痴呆程度进行分级,分为轻、中、重度3级,与正常对照组进行18F-FDG脑显像,计算双侧颞、顶、额叶单位容积计数值与小脑计数值的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轻度AD双侧颞、顶叶脑葡萄糖代谢下降,中、重度AD除双侧颞顶叶计数下降外,双侧额叶代谢也明显下降,且重度AD下降较中度AD更明显。结论早期AD患者存在双侧颞顶叶脑葡萄糖代谢下降,而双侧额叶代谢正常,18F-FDG脑SPECT显像对AD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最常见的中老年人系统性血管炎,年发病率大约为22.2,100000。它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颞动脉及眼动脉,以头痛、发热、突发视力障碍等起病,部分患者起病后病情甚至迅速进展为永久性单眼或双眼盲。因此,早期正确识别GCA并进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简要概述GCA,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1例青年甲亢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 青年甲亢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与交感兴奋性增高、自身免疫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性血管炎及其他多种机制有关;主要影像特征是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多发脑梗死.1%的青年甲亢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女性较多见,典型表现为甲亢高代谢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经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较好.本文病例为男性合并多发脑梗死,治疗后痊愈.结论 青年甲亢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复杂,发病率不高,女性易患,影像特征是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多发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甲亢和卒中症状,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卒中患者排泄需要知觉受损(impaired awareness,IA)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瞻性连续观察225例住院急性卒中患者,评估排尿事件和排尿知觉、行脑CT/MRI检查;9例IA-UI患者检测尿动力学;随访患者6个月的存活和尿控制情况。结果发生UI 89例,其中急迫性UI 32例,IA-UI 57例。IA-UI的排尿愿望(P<0.01)、漏尿前膀胱充盈感(P<0.01)、对漏尿的知觉(P<0.05)较急迫性UI差,高龄(P<0.05)、全或部分前循环综合征(P<0.01)和有顶叶新病灶(P<0.05)者比较多,Barthel指数(P<0.01)和认知(P<0.05)评分差;尿动力学显示尿道压力低或逼尿肌活动过度;6个月存活和尿控制均较急迫性UI差(P<0.01)。结论高龄、排尿知觉障碍、前循环脑损害重、尿动力学不同和结局不良是卒中后IA-UI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9.
原发的心脏肿瘤相当少见,尸检报道发生率为0.002%~2%,四分之三是良性肿瘤,其中近一半是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而约75%的CM发生在左心房,15%~20%在右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更为少见,各占3%~4%。CM的首发症状可以为外周血管的栓塞,且50%-80%发生在脑血管。  相似文献   
10.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病例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现我科于2003年5月成功为1例合并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d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缺乏症的NHL患进行APBSCT,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