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监测183例次住院患者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183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0.8~2.0ng·ml-1为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123例次(占67.21%),低于此浓度范围下限(<0.8ng ·ml-1)33例次(占18.03%),高于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上限(>2.0ng·ml-1)27例次(占14.75%).结论:通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地高辛,为临床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缪应祥  陈敏 《工企医刊》2010,23(5):94-95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门诊处方12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抽查处方2.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选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溶媒使用不当等方面。结论:门诊用药在医院整体用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及时做好门诊处方用药分析,并及时反馈通报、考核,对督促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不合理用药的医嘱分析,进一步提升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结合临床住院患者的HIS病历系统与药学部PASS合理用药软件系统随机抽取2020年第4季度的病历,对抽取病历的病程记录、用药记录与检验指标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搜集不合理医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与临床医师沟通。通过在临床医嘱专项点评的持续开展,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对案例中不合理医嘱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医嘱点评结果发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有抗菌药物的选用不适宜、辅助用药的无指征使用、联合用药不适宜与合用两种有拮抗作用的药物。结论 医嘱专项点评是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指标之一,临床药师通过长期、持续开展医嘱专项点评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2008~2010年临床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分析381例ADR报告。结果 381例不良反应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有330例,占86.61%,其次为中药注射剂,有31例,占8.1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253例。结论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应加强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药库计算机使用药品电子定位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医院药库药品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方法 将药品合理分类上架定位后,对药品定位进行编码,并将药品定位编码作为货位号输入计算机定位软什系统,建立药品电子定位.结果 药品出库配方及入库验收后上架的速度及准确性大大加快,盘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错误率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采取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实施规范化药学监护对治疗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2月期间入住某院心内科并且诊断为房颤并选择抗凝治疗的1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仅采取医护常规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有临床药师介入住院期间实施规范化药学监护,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抗凝治疗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依从率91.37%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 <0.01),研究组中华法林治疗病例有效抗凝病例比例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7.75%(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8.47%(P <0.05)。结论 临床药师对房颤抗凝患者实施规范化药学监护及随访可以有效提高病情控制率及INR达标率、增加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心内科疑难药品不良反应发现及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每日参加医药联合查房或药学查房,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查房时患者出现的新的难以解释的症状或主诉进行分析,发现出其中由药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并予以处置,通过对数个案例的处理过程加以总结得出应对此类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结果 临床药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所用药物的药效药动学特点及循证医学证据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置疑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将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治疗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6-01-07上报的90份不良反应从报告人、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94%是由药师报告的;78%的不良反应是由抗感染药物引起的;85%的不良反应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的反应。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必须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2020~2022年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新医改政策下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型抗肿瘤药物品种、销售总金额、销售量、使用频率(DDDs)、日均使用费用(DDC)及排序比等。结果 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销售总金额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连续3年销售金额位居前2,用药使用频率位居前3。2022年帕博利珠单抗DDC最高,其次为派安普利单抗。3年中吉非替尼、贝伐珠单抗排序比持续≥1;阿帕替尼在2020~2021年中排序比持续≥1;特瑞普利单抗在2021~2022年中排序比持续≥1。2022年帕博利珠单抗排序比远小于1。结论 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其中吉非替尼价格便宜、使用频率高,临床倾向性大,多与吉非替尼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和国家“4+7”带量采购品种有关;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价格略贵,但使用频率较高,多与曲妥珠单抗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帕妥珠单抗为该院定点“双通道”品种有关。新医改政策对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影响明显,该院新型抗肿瘤药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抽查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外科常见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8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用药率高达84.51%,术前2h内用药者占50.42%,术后用药者占22.35%;用药时间超过3d者占30.30%;单一用药者占69.92%,二联用药者占13.16%。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选、用药时机不当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