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09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能力。方法对临床诊断为PB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女性占72.0%(18/25),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3.7±17.8)岁,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5.3±50.2月,主要临床症状为疲乏(56.0%,14/25),皮肤瘙痒(52.0%,13/25)和消瘦(52.0%,13/25)。主要的体征为肝掌(72.0%,18/25),肝脏肿大(52.0%,13/25),脾脏肿大(36.0%,9/25),黄疸(36.0,9/25)和皮肤色素沉着(32.0,8/25)。大多数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血清IgM92.0%(23/25)升高,100%(25/25)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结论诊断PBC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并需和其他疾病相鉴别,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2.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年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长期使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13~15mg·kg^-1·d^-1UDCA治疗18例PBC患者,治疗1年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18例患者经过UDCA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无明显改善,血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均有显著下降(P〈0.01),血总胆固醇、球蛋白和IgM、IgG亦有所下降(P〈0.05),但血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无变化。患者在治疗中除少数病例有轻微腹泻外无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UDCA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生化学指标,但不能有效地改善多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及早并长期应用UDCA可能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4.
1980~1990年收治老年病毒性肝炎(老年肝炎)伴有糖尿病34例,占同期老年肝炎数的3.3%。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占64.7%,空腹血糖≥13.9毫摩/升占52.9%,均为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有效,治疗后空腹血糖,SB、ALT均明显降低(P<0.01)。并发感染41.2%,冠心病32.4%。死亡3例(8.8%)较国外为低,且均与肝炎的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拉米夫定(LMD)抗病毒治疗后出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对一年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丙氨酸转氨酶(ATJT)复常率和耐药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探讨临床实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70例HBeAg阳性患者服用LMD抗病毒治疗4周时定量检测HBVDNA,将HBVDNA〈310g10cp/ml患者18例和HBVDNA≥310g10cp/ml患者52例作为I组和Ⅱ组分层观察,治疗52周时,检测血清HBVDNA,ALT,HBV血清标志物和HBV多聚酶氨基酸序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结果治疗52周时的血清HBVDNA转阴率:I组为88.9%,Ⅱ组为44.2%;HBeAg血清转换率:I组为44.4%,Ⅱ组为11.5%;YMDD变异率:I组为0,Ⅱ组为21.2%;ALT复常率:I组为94.4%,Ⅱ组为76.9%。经统计学分析,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YMDD变异率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别。结论LMD治疗4周时出现RVR可预测一年疗效,并且有可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核苷类似物治疗CH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