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目的拉米夫定已被推荐作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接受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阻止HBV再激活的预防用药。但是有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拉米夫定预防用药的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在于评价拉米夫定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乳腺癌化学治疗患者预防HBV再激活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和Coe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中所有有关拉米夫定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乳腺癌化学治疗患者预防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以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s,RR)及95%可信区阃(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作为分析疗效的统计量,对HBV再激活引起的肝炎、HBV再激活导致的化学治疗终止和HBV再激活导致化学治疗延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研究合并先前进行临床异质性检验,若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如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共计纳入6篇研究文献,入选619例研究对象,其中232例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治疗(预防组),387例未采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治疗(对照组)。②对于预防HBV再激活引起的肝炎,meta分析显示拉米夫定预防治疗组明显低于未预防组(RR=0.17,95%CI:0.08—0.36,P〈O.00001)。③HBV再激活导致的化学治疗终止发生率(RR=0.28,95%CI:0.09—0.88,P=0.03)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组低于未预防用药组。④HBV再激活导致的延迟化学治疗发生率(RR=0.43,95%CI:0.2-0.94,P=0.03)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组低于未预防用药组。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乳腺癌化学治疗患者,在化学治疗前使用拉米夫定预防用药能降低HBV的再激活。因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且包含了非随机对照试验。尚需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γδT 细胞及其亚群γδ和γδT 细胞在慢性HCV 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γδT 细胞及其亚群γδ和γδT 细胞比例变化。结果:慢性HCV 感染病人外周血中酌啄T 细胞及其亚群γδ和γδT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HCV 感染患者γδT 细胞数目与肝脏损伤成正相关而与病毒滴度不相关。慢性HCV 感染病人γδT 细胞处于活化状态,CD107a 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γδT 细胞亚群参与慢性HCV 感染所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靶向肝脏过表达细胞因子IL-15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构建IL-15重组表达质粒pLIVE-IL-15,采用高压注射的方式尾静脉注射C57BL/6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5的表达水平,流式检测小鼠脾脏和肝脏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LIVE-IL-15质粒,pLIVE-IL-15质粒高压注射小鼠后血清中能检测到IL-15持续表达。与pLIVE-EGFP对照组相比,pLIVE-IL-15质粒注射鼠天然免疫系统NK细胞和NKT细胞以及获得性免疫系统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体内过表达IL-15促进NK细胞高表达CD69和IFN-γ,而NKT细胞活化状态改变不明显,IL-15能显著诱导CD8+T细胞高分泌IFN-γ(P<0.05),而对CD4+T细胞IFN-γ分泌影响较小。结论 pLIVE-IL-15靶向肝脏后能在体内持续表达,并且能调节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反应。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HBV感染者在疾病不同阶段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及HBV血清标志物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速率法、ELISA法分别检测收集的296例HBV感染者和99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LT、AST水平及HBV血清标志物,并计算其对应的AST/ALT比值.结果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olyI:C注射活化机体天然免疫系统对HBV表达的影响。方法 pAAV/HBV1.2质粒高压注射小鼠构建HBV质粒慢性携带动物模型,PolyI:C注射观察其对pAAV/HBV1.2质粒表达HBV的抑制影响。结果 pAAV/HBV1.2质粒高压注射C57BL/6鼠形成HBV持续携带,PolyI:C注射能显著抑制HBV表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olyI:C注射可以促进C57BL/6鼠抑制HBV表达,这对今后的HBV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实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0例肝部分切除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4d胃肠减压液量、5~7d日均进食量、并发症、腹泻和腹胀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术后5~7d日均进食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d胃肠减压液量、腹泻、腹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抗FLT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以PET46-FLT3-His-tag表达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及克隆化,建立可以稳定分泌抗FLT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对此抗体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到两株能稳定分泌抗FLT3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5F381181和D3H2C12,亚类鉴定两种单抗为IgG1,ELISA法测定两株细胞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409600和1:102400,抗体相对亲和力为7.85×10^6L/mol。Western blot显示抗体能特异识别免疫原。细胞免疫组化显示此单抗可以特异的识别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骨髓中原始细胞表达的FLT3受体。结论成功制备抗FLT3受体单克隆抗体,为进-步研究其与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