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用于治疗RA的常规剂型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非特异性、疗效不佳、用药剂量大、给药频繁以及全身性副作用。目前,纳米技术已经能够解决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并简化疾病的复杂性,因此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递送系统正逐渐成为一种用于RA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其可使负载的抗炎药物通过主动和被动靶向至发炎区域,实现对关节的特异性、克服剂量和给药频率的增加以及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该文旨在对近年来基于纳米载体的药物递送系统在RA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如何使用纳米系统将治疗药物输送到发炎关节以控制RA进展。通过探讨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挑战,为未来深入研究基于纳米技术的共递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显微镜(fluorescence endoscopic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FELCM)引导关节注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inomenin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in-SLN),并考察体外药效评估Sin-SLN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Sin-SLN,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备的Sin-SLN包封率为64.79%±3.12%,载药量为3.84%±0.28%,测定平均粒径为(215.27±4.21)nm,Zeta电位为(-32.67±0.84)mV,初步稳定性考察中,Sin-SLN放置30 d后稳定性良好。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白蛋白建立兔RA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1.5 mg·kg^(-1))、Sin-SLN组(1.5 m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药,1.0 mg·kg^(-1),ig),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穿刺不注射药物,各实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给药后,每日测量家兔膝关节直径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膝关节直径和局部皮肤温度均下降;使用FELCM观测软骨形态学变化,Sin-SLN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骨组织结构紧密;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发现Sin-SLN组血清中IL-1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Sin-SLN组滑膜组织病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制备的Sin-SLN粒径均匀,性质稳定,通过关节注射给药形成药物贮库,Sin-SLN可有效减轻兔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软骨损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关节滑膜上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证明Sin-SLN可以有效抑制RA。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及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肝脏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并进一步观察中药扶正化瘀方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 10%CCl4及 0.5%DMN 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小鼠肝脏大体观及脏器指数,检测小鼠血清 ALT、AST 表达变化,HE 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肝脏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数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种模型组小鼠肝脏表面粗糙,质地变硬,粟粒样表现明显,肝体比下降,脾体比升高,血清 ALT、AST 表达增加,肝组织病理染色显示明显的炎症和胶原沉积,肝脏 NK 细胞、NKT 细胞、CD4+T 细胞比例和数量下降,CD8+T 细胞和 B 细胞比例和数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小鼠肝脏大体观明显改善,肝体比增加,脾体比下降,血清ALT、AST 表达下降,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肝脏 NK 细胞、NKT 细胞、CD4+  相似文献   
5.
中国紫苏资源调查和紫苏叶挥发油化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根据对国内紫苏的主产地区的资源调查结果,按照产出类型先分为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两大类,栽培资源又按主要用途分为栽培药用资源、栽培籽用资源、栽培出口资源。野生资源主产区有河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湖南、江苏及浙江;栽培药用资源产区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重庆涪陵、广西玉林和广东茂名;栽培籽用资源产区包括甘肃庆阳、黑龙江桦南、吉林、重庆彭水及云南;栽培出口资源产区有浙江湖州、江苏连云港和山东烟台。对各产区采集的43个紫苏叶样品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进行了组成成分分析。43份紫苏叶样品挥发油得率在0.2%~1.5%,挥发油主要包括紫苏酮perillaketone(0.93%~96.55%)、紫苏醛perillaldehyde(0.10%~61.24%)、紫苏烯perillene(52.15%)、石竹烯caryophyllene(3.22%~26.27%)、α-法尼烯α-farnesene(2.10%~21.54%)等31个成份,可分为PK,PA,PP,EK,PL 5个化学型。其中野生资源化学型有PK型和PA型,以PK型居多,栽培药用资源的化学型种类包括了全部5种类型,以PA型居多,栽培籽用资源均为PK型,出口栽培资源均为PA型。紫苏3个变种中,紫苏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包括了5个化学型,以PK型最多,其中PK型主要是绿色叶,PA型为紫色叶或绿色叶,野生紫苏变种P.frutescens var.acuta只有PK,PA型,PK型较PA型多,其中PK型均为绿色叶,PA型为紫色叶,因此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紫苏,以PK和PA型为主流化学型,PK型更多,且与叶色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回回苏变种P.fruteseens var.crispa主要为PA型,两面紫色叶。主流化学型的区分为历代本草区别使用紫色香气的"紫苏"和绿色无香的"白苏"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PK可导致家畜食用后产生肺部毒性,以及紫苏的使用传统,建议紫苏药用限制为紫苏醛型,应建立紫苏叶和紫苏叶油中紫苏醛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6.
高风险植入类无源医疗器械的上市后监测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高风险医疗器械上市后安全性信号的监测和评价,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的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避免发生群体性严重后果,是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机构和技术监测部门的共同职责.为了更好地促进和辅助高风险植入类无源医疗器械的上市后监测,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表达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糖尿病患者以HbA1c<7%、7%≤HbA1c<10%、HbA1c≥10%分组,每组50例。采集信息,使用同一台血糖仪检测血糖(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及睡前血糖),记录和计算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受试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Lp-PLA2、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测量CIMT。数据采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HbA1c<7%组相比,7%≤HbA1c<10%组、HbA1c≥10%组的FBG、2hPG、LAGE、SDBG、Lp-PLA2、CIM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发现,HbA1c、SDBG、Lp-PLA2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高糖化血红蛋白组血糖水平、Lp-PLA2、CIMT增厚比例均较低糖化血红蛋白组升高,HbA1c、SDBG、Lp-PLA2为C...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研究二者在高湿、高温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考察丹参胶囊及相关物料的吸湿特性。方法:采用UPLC测定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流动相0. 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2 min,93%~79. 2%A; 2~6 min,79. 2%~75%A; 6~9 min,75%~65%A; 9~10. 5 min,65%~10%A; 10. 5~11 min,10%~93%A),流速0. 4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通过测定丹参胶囊及相关物料的吸湿增重,绘制吸湿等温曲线,测算临界相对湿度(CRH)。结果: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分别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和92. 5%,光照强度(4 500±500) Lx条件下放置10 d后,4个酚酸成分含量波动均在±10%以内,无明显变化趋势;高温60℃条件,二者中的丹参素变化率分别为47. 45%和32. 24%,丹酚酸B变化率分别为-6. 39%和-9. 64%。吸湿性考察显示,淀粉基丸CRH=58. 5%,丹参提取物CRH=72. 34%,包衣丸CRH=72. 85%,丹参胶囊CRH=73. 55%。结论:高温环境会影响丹参提取物和丹参胶囊中酚酸类指标成分的稳定性,为确保丹参提取物及丹参胶囊质量稳定,应避免高温环境。为防止丹参胶囊及其相关物料过度吸湿,淀粉基丸、丹参提取物、丹参包衣丸和丹参胶囊的生产、贮存环境中相对湿度应控制在相应CRH以下。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脑梗塞32例加用丹红注射液提高疗效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住院病人中,出现外伤性脑梗塞32例,经影像学CT和MRI诊断为脑梗,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液,活血通络,脱水等相应的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针刺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用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收录的针灸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用穴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186篇文献涉及腧穴165个,主要归属任脉(占22.61%)和足太阳膀胱经(18.32%);其中使用频次排前3位的是三阴交、关元和足三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三阴交-太冲。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4个核心用穴群以及辨证用穴、重点用穴。结论:单纯针灸在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时,以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并优先选用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太冲、气海进行处方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