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 )是临床医师广泛用以反映人体疾病状况的一项有效指标。为了解新兵进驻高原后早期抗体适应性反应 ,本文对进驻高原 1个月和 1a战士及平原战士进行血沉等检测。1 研究对象1 1 研究对象 选择入伍前生活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健康男性战士 30 0名 ,年龄为 18~ 2 4岁。分组及入选方法 :(1)在入伍后进驻青海省某海拔 3 0 0 0m地区接受 1个月训练的新战士中 ,随机选取 10 0名战士 ,为高原 1月组 ;(2 )在进驻该地区已 1a的战士中 ,随机选取 10 0名战士 ,为高原1a组 ;(3)驻扎在上海市接受 1个月训练的新战士中 ,随机选取 10 0…  相似文献   
3.
进入高原血粘度增高与红细胞增多及自由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进入高原人血粘度增高与红细胞增多及自由基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居平原战士、进入高原 1年和进入高原 1个月的平原籍战士静息时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全血SOD 1进行检测。并对进入高原 1个月的平原籍战士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 1h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全血SOD 1进行检测。结果 :进入高原 1个月和 1年战士组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逐步升高 ,而全血SOD 1逐步下降 ,进入高原 1年战士组和平原战士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进入高原 1个月的战士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 1h红细胞压积无明显改变(P <0 .0 5 ) ,而全血SOD 1下降 ,血粘度升高 ,和运动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提示进入高原人血粘度增高除红细胞增多原因外 ,尚有氧自由基反应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蠊缨滴虫感染一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患者女性,34岁,因夜间发作性胸闷、气急半年余,于1998年6月10日入院。患者自1997年10月起每天夜间出现剧烈咳嗽,每次发作持续10多分钟至1小时,可自行缓解。1997年12月起加重,仍每夜发作,发作时胸闷、气急、窒息感似重症哮喘发作,不经救治不能缓解,用氨茶碱、地塞米松及抗生素治疗,仅能缩短持续时间。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胸片及CT扫描均未见异常。入院后查体:右肺可闻及喘鸣音,发作时双肺满布哮鸣音。1998年6月12日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镜下见:右上叶B1、B3闭塞、B2管口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育症精液与炎症尿道生殖道支原体检出及药敏的区别;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法对312例不育症精液及348例前尿道生殖道炎患者局部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并作9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女性生殖道支原体阳性率高于精液支原体阳性率及男性前尿道支原体阳性率(P<0.01),精液分离的支原体药物高敏率高于男性前尿道及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P<0.01),男性前尿道和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药物高敏率和抗药率无显著差别;女性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抗药率高于精液和男性前尿道分离的支原体(P<0.01),而精液与男性前尿道分泌物分离的支原体抗药率无显著差别。结论不育症精液支原体有较高阳性率,但低于女性生殖道。精液支原体抗菌谱与前尿道生殖道支原体抗菌谱有相似之处,药物敏感性高于前尿道生殖道支原体。  相似文献   
6.
Ⅱ期梅毒扁平湿疣1例误诊分析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皮肤科(上海201103)周勇程守科关键词梅毒扁平湿疣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于1995年3月发现肛周出现疣状物,曾在外院多次就诊,未能明确诊断,试用先锋霉素Ⅳ号2粒,4次/d治疗约1周,疣状物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7.
男患,36岁。因腹胀、胸闷3个月于1990年5月11日住院。有乙型肝炎,入院前3个月开始乏力,胸胀伴胸闷,有时在咳嗽、深呼吸或屏气作收腹运动时右侧胸部有“咕喽”声感。曾抽胸水检查为漏出性液。慢性病容,贫血貌。右胸彭隆,肋间隙增宽。右侧呼吸运动及语颤减弱,叩诊呈实音。腹彭隆,肝肋下2cm,脾肋下8cm,移动性浊音阳性。B超检查示脾肿大及肝硬化胸腹水影象。食道钡餐X线检查示食道下端静脉曲张。住院后按肝硬化失代偿期对症处理。住院中体检腹部移动性浊音始终存在。右侧胸腔积液体征时隐时现。影像检查变化:5月3日X片示右侧胸腔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原人红细胞增多与血液黏度不按比例升高的适应性调节及机制。方法对在不同海拔高度居住不同时间人群测试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比黏度及全血还原比黏度、组织供氧指数等。结果①与平原组比较 ,居住海拔3000m1年组血浆比黏度无明显变化 ,红细胞比容升高(P<0.05) ,全血比黏度及全血还原比黏度明显升高(P<0.01) ,组织供氧指数明显降低(P<0.01) ;②与居住高原1年组比较 ,不论是居住3000m3年组还是居住3780m20~30年组红细胞比容明显升高(P<0.01) ,血浆比黏度及全血还原比黏度明显降低(P<0.01) ,全血比黏度无明显变化,组织供氧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久居高原人群血液黏度不随红细胞比容按比例升高 ,红细胞变形性增强、聚集性下降以及血浆黏度的下降在适应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而红细胞比容升高可能是红细胞变形性增强适应性调节结果。  相似文献   
9.
程守科  祝惠庆 《武警医学》2006,17(10):758-760
 目的 观察剧烈运动中脱水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海平面地区健康士兵作5 km越野运动,测试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1 h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全血切变率为10 s和110 s的比黏度,计算全血还原比黏度.结果 运动后即刻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比运动前明显升高(P<0.01),运动后1 h血细胞比容与运动前无明显差别,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低于运动后即刻(P<0.05),但高于运动前(P<0.05).运动前、后血浆比黏度无明显差别.结论 脱水是海平面地区剧烈运动中血液黏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溶液以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相对稳定是防范运动意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例 1 :男性 ,1 8周岁 ,因发热、咳嗽 2天入院。体检咽部充血 ,胸片示纵隔稍增宽 ,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一周 ,体温正常出院。出院两周后又复发热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肝脾未触及。摄胸片示纵隔增宽较前明显加重 ,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血常规 :白细胞 2 0× 1 0 9/L。血涂片见幼稚细胞 ,骨髓检查以原始及幼稚细胞为主 ,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 (CHOP)方案化疗后纵隔增宽消失 ,骨髓缓解。  例 2 :男性 ,2 0岁 ,因咳嗽一月住院。患者入院前 1个月 ,因咳嗽在外院摄胸片示纵隔增宽 ,予抗生素治疗好转 ,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