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核病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人,占全球发病总数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为了解和掌握蚌埠市肺结核流行趋势,现对蚌埠市2005~2011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益兰  程孝连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16-1316,1319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EHEC O157 :H7)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法和血清学等方法检测EHEC O157 :H7。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502份,经检测检出9株EHEC O157 :H7,检出率为0.36%。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存在着EHEC O157 :H7感染。  相似文献   
3.
O15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1].自1982年O157:H7在美国首次分离并确认为食物中毒新型致病菌以来[2],此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过多次暴发,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3].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蚌埠市2015~2018年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登革热病毒携带情况,以及输入性的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血标本检测情况,通过采集61份白纹伊蚊幼虫标本,伊蚊幼虫的登革热病原学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份疑似病例血标本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登革热Ⅲ型,2份密切接触者血标本及疑似病例家庭周围环境中3份伊蚊幼虫标本登革热病原学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蚌埠市白纹伊蚊幼虫未检出登革热病毒,但2018年蚌埠市首次发现登革热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0-2010年沿淮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情况,为防控措施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蚌埠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鸡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000~2010年共采集各类标本5 374份,经检测EHEC O157:H7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0.19%,其中鸭、兔中检出阳性标本较少见。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了EHEC O157:H7感染的普遍性,但阳性率较低,在公共卫生资源有限情况下,EHEC O157:H7防控目前不需成为沿淮地区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蚌埠市1992~2001年儿童伤害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2-2001年蚌埠市市辖区生命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蚌埠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2.7/10万—44.8/10万,占全死因构成的12.7%-37.4%,居0-14岁儿童全死因的前3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伤害死因别中溺水、机械性窒息和机动车交通事故是主要因素。伤害死亡率郊区高于市区。结论 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郊区。  相似文献   
7.
蚌埠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2008年蚌埠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2008年报告的本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我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71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66/10万,其中市区报告发病率为117.83/10万,县域报告发病率为60.98/10万,市区高于县域。报病主要集中在5、6、7三个月份,占70.30%;年龄以6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占95.87%,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报病总数的81.45%;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3.77%;男女性别比为2.11∶1。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特别是5-7月份,3岁以下婴幼儿的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对手足口病报告和监测资料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和规律,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蚌埠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部分病例由哨点医院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的方法,由市疾控中心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2008-2016年共报告蚌埠市手足口病病例65 4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18.48/10万,其中市区271.32/10万,县域194.98/10万,市区高于农村(χ2=189.35,P<0.001)。5岁及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6.67%(63 286/65 464),其中3岁以下占74.09%(48 502/65 464)。33例重症病例中实验室诊断13例,其中EV71占构成比的76.92%(10/13),6例死亡病例全部为EV71。病原分型2013年以前奇数年以EV71为绝对流行株,偶数年EV71和Cox-A16混合流行,2014-2016年其他肠道病毒占了较大比重。临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率46.62%(1 588/3 406),阳性率在不同采样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92,P<0.001)。 结论 蚌埠市手足口病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具有较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人群性,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优势毒株为EV71,其他肠道病毒逐渐成为近年来的流行毒株。监测工作应尽早采集病例标本并送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恙虫病高发地区人群对恙虫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0月,选择安徽省亳州市、阜阳市及蚌埠市3个恙虫病高发地区作为研究点,根据2016-2018年累计报告恙虫病病例数排序,确定研究现场,对当地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恙虫病知信行状况并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