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ANH)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体外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 0例法洛四联症患儿随机分为ANH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例。ANH组按 8~ 10ml/kg经颈内静脉放血 ,同时输入等量晶体和胶体液 ;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方法进行。结果 ANH组各时点全血黏度、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两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术中尿量等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ANH方法可较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可明显改善发绀型先心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2~14岁,随机分为低温停跳组(28~30℃,对照组)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33~35℃,观察组),观察组维持鼻咽温度33~35℃,阻断上、下腔静脉,但不阻断升主动脉,使心脏处于跳动状态下,进行心脏内直视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进行对比。结果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死亡,观察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对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低温心脏停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内皮素-1(ET-1)与von Willebrand因子(vWF)在肺血管内膜表达的差异,探讨两者在PH发生发展及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VSD无PH患儿10例为对照组;VSD并PH患儿20例为PH组(PH组),根据肺动脉平均压分为中度PH组(Ⅰ组)和重度PH组(Ⅱ组)。取右肺中叶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光密度值。结果肺小动脉vWF、ET-1表达在对照组与PH组、对照组与Ⅰ组、对照组与Ⅱ组、Ⅰ组与Ⅱ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肺小静脉vwF、ET-1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别肺小动脉与肺小静脉vwF、ET-1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ET-1、vWF、肺动脉平均压、VSD直径与主动脉直径之比四者间相互呈正相关(P〈0.01,0.05)。结论ET-1及vWF与PH的发生发展、肺血管重建有关。肺组织中ET-1的主要来源可能是肺小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70例本院ASA分级Ⅱ~Ⅲ级,CABG预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麻醉完毕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及液体应用,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1g静脉滴注。术毕时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术后24h检测心肌酶谱;术后24h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术毕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显著(p<0.05);两组心肌酶含量术后均升高,实验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37.1%(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提高冠心病手术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肌酶含量,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不良事件风险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TAVR治疗后发生不良事件或死亡的患者共9例,作为A组,选取同期行TAVR治疗后未发生不良事件且仍存活的患者共22例,作为B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病情、合并症、NYHA分级、心脏超声指标等资料,分析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以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合并重度二尖瓣反流、左心功能不全比例、术前心房颤动比例、左房容积和左室后壁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术后患者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前合并重度二尖瓣反流、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房颤动、高主动脉瓣跨瓣压差、高左房容积和高左室后壁厚度(P0.05)。结论:临床中术前、术后注意诊断并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和合并症等资料,可降低患者行TAVR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2-01我科收治的12例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出现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为1.22%,以臂丛神经、膈神经、喉返神经多见;损伤原因多与手术降温和体位有关。多数预后较好,不需要做特殊治疗。预后较好11例,较差1例。结论心脏外科直视手术后可发生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应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辅助装置进行多支血管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6年11月本院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35例,利用心尖吸引器辅助吸引上提心尖或左室侧壁,应用心脏吸引装置辅助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术中患者侧壁及下壁靶血管显露良好,术野改善,血压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尤其是心脏较大)的冠心病患者,运用心脏吸引辅助装置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显著改善侧壁和下壁冠状动脉的显露,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跳动下靶血管的准确切开和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9.
L-精氨酸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体内代谢的前提之一 -L 精氨酸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6例 ,A组为对照组 ,常规温血停搏液。B组在其中加入R 精氨酸 ,C组加入L 精氨酸。各组病人选取不同时段测MDA ,CK及NO2 -/NO3 -,并用电镜观察左心房心肌细胞线粒体变化。结果 :C组MDA ,CK及NO2 -/NO3 -各指标 ,心肌细胞线粒体半定量测定积分与A、B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在温血停搏液中加入适量L -精氨酸 ( 3 0mg/kg)可有效改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代谢 ,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减少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出血并相应避免或减少输血是心脏外科的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表明止血药物如抑肽酶、6-氨基己酸等能减少心脏手术时出血及输血量。但未见外科止血方面的报道。作者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探索出心脏外科止血的规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