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对治疗重度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盆底门诊的重度OAB、每日口服索利那新10 mg、至少2周无明显效果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继续按原剂量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8周,30例)和研究组(继续按原剂量口服索利那新的基础上加每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一次,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OAB症状评分(OABSS)及记录排尿日记。分别对治疗后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OAB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6个月和12个月OABSS总评分分别为(12.88±0.89)分、(5.73±1.32)分、(9.15±1.58)分和(11.79±1.25)分;对照组分别为(12.77±0.73)分、(7.23±1.89)分、(11.63±1.33)分和(12.60±0.62)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OAB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6个月的OAB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12个月的OAB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OAB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OAB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中,9例出现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无血尿等与膀胱灌注相关的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6例出现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索利那新与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在短期内可明显改善重度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51例股骨干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提出加强神经血管损伤的观察,做好牵引的护理,进行行之有效的功能锻炼等是促进疾病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2例,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使用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2种方法治疗药物渗出性损伤的疗效.结果 同一类药物渗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疗效显著,其消肿被祛瘀、止痛效果好,且无刺激性,病人感觉舒适,取材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4.
氧气湿化瓶的使用时间和消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的持续使用时间和消毒方法的实验分析。方法将3个消毒监测阶段分为3个组。第1组为48份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监测;第2组经改进消毒方法后的55份湿化瓶进行监测;第3组经改进吸氧装置各环节消毒措施后,对58份持续吸氧的湿化液每天做细菌监测。并对改进消毒前后的湿化瓶、湿化液及持续使用湿化液每天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消毒后未使用的湿化瓶和持续使用后第1天的湿化液的细菌监测合格率,改进消毒方法前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第3组持续吸氧后湿化液每天做细菌监测,第6天与第1天的细菌数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氧气湿化瓶持续使用有效期限为5天,湿化瓶、湿化液改进消毒方法后细菌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实验表明,氧气湿化瓶持续使用的第6天必须更换消毒,改进吸氧装置的消毒方法,定时更换消毒湿化瓶,既能减少吸氧患者感染的机会,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楚如  陈莲华  秦美英 《现代护理》2006,12(20):1872-1873
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静脉输液中药物外渗病人122例,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使用新鲜马铃薯薄片外敷和50%硫酸镁湿敷,比较2种方法治疗药物渗出性损伤的疗效。结果同一类药物渗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鲜马铃薯外敷治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疗效显著,其消肿被祛瘀、止痛效果好,且无刺激性,病人感觉舒适,取材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闭孔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治疗尿道括约肌障碍型(ISD型)和非尿道括约肌障碍型(非ISD型)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划分ISD型SUI是否存在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行TVT-O术治疗的234例中重度SUI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TVTO治疗ISD型和非ISD型SUI的手术效果。结果:234例SUI患者中有73例ISD型SUI,占31.2%,其中治愈68例(93.2%),改善5例(6.8%);非ISD型SUI患者161例,占68.8%,其中治愈154例(95.7%),改善6例(3.7%),治疗无效1例(0.6%)。TVT-O术治疗ISD型SUI和非ISD型SUI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SD型和非ISD型SUI患者术后主观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在术前术后主观评分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出血、术后吊带侵蚀或暴露、感染的病例出现。术后3例患者出现排尿费力、尿流变细的症状,经保守治疗后缓解; 7例患者出现腹股沟区疼痛,1周后症状逐渐缓解。结论:TVT-O术在治疗ISD型SUI和非ISD型SUI的临床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具有高治愈率、低并发症的特点。理论分型在临床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未起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因子宫脱垂或其他因素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穹隆疝的处理方式。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107例及其中的80例穹隆疝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单纯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27例;以穹隆膨出为主,伴或不伴有膀胱和直肠膨出80例。80例患者中,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32例,其他原因行全子宫切除48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4例,尿动力学提示隐匿性尿失禁3例;行经阴道置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76例,其中全盆底重建术56例,中盆腔重建术20例;2例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1例单纯疝囊修补术,1例前盆底重建术+疝囊修补术。17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16例术中同时行TVT-O术。随访至2016年12月,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无复发病例,3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1例隐匿性尿失禁患者于术后1年因尿失禁症状较重,行TVT-O手术。结论置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疝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根据穹隆疝及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的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重建方式。对于术前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或隐匿性尿失禁患者术中应同时行TVT-O手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