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博尔泰力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我院联用博尔泰力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HBsAg,HBA、抗HBe、HBV-DNA均为阳性,血清ALT持续波动于正常上限2~5倍达6个月以上,符合2000年10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博尔泰力+拉米夫定)和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联合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不加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但均给予常规护肝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YMDD变异发生与治疗前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98例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测定治疗前HBVDNA水平,定期随访,分别以PCR和PCR-RFLP法检测HBVDNA水平和YMDD变异。结果25例病例出现YMDD变异,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1.2±7.45周。按治疗前病毒DNA水平分为5×102~5×104,5×105~5×106,5×106~5×108和大于5×108copies/ml四个组,YMDD发生率分别为8.3%,15.6%,30.2%和55.6%。结论乙肝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时,病毒DNA水平越高,发生YMDD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3.
肝源性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肝外表现之一,我院收治4例肝硬变合并糖尿病,现报告如下:全部为男性患者,34岁1例,48~49岁2例,60岁1例;烦渴2例,多尿3例,多食2例,乏力4例,消瘦3例;血糖分别为:15.3mmol/L(284mg/dl),10.4mm0l/L(188mg/dl),16.2mmol/L(293mg/dl)36.7mmol/L(6(?)0mg/dl)。讨论肝硬变合并糖尿病最初见于20世纪早期,Hed 及 Conn 等许多研究结果肝硬变病  相似文献   
4.
秦守杰 《临床医学》2003,23(7):41-42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干扰素 3MU/次 ,肌肉注射 ,开始每日一次 ,连用 3 0天 ,后改为隔日一次 ,总疗程 90天。胸腺肽 10 0mg加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点滴 ,每日一次 ,总疗程 90天。A组干扰素 胸腺肽治疗 ,B组单用干扰素 ,C组单用胸腺肽。结果 :疗程结束后A、B、C三组的完全应答分别为 2 0 ( 4 7 6)、8( 2 5 0 )、5( 16 1) ,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具显著差异 (P <0 0 5、P <0 0 1)。疗程结束半年后 ,A、B、C三组的完全应答分别为 18( 4 2 9)、7( 2 1 9)、4( 12 9)。A组与B、C组分别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1)。结论 :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肝炎较单用干扰素或胸腺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后院内交叉感染6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1988~1992年内科危重症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病历进行调查,目的在于分析其中医院内交叉感染情况,以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的管理,降低感染率。1 材料与方法我院1988~1992年内科系统共做气管切开术85例,共查阅病历75例,占总病历数的88.2%。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查阅的病历按统一表格逐项登记,将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72小时后的感染定为院内交叉感杂,术后不超过72小时,或切开前已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不包括在本调查中。诊断标准:气管切开术后72小时发现咳嗽、咳痰,或痰的性质发生改变并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发热、肺部罗音;经气管套管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  相似文献   
6.
电针抢救乙脑呼吸停止10例秦守杰,侯长利(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454172)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8个月1例,9~10岁3例,20~40岁6例。病例均为流行季节、经临床确诊、补体结合试验证实的乙脑重症患者。呼吸停止发生时...  相似文献   
7.
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按检测结果,将最常见组合模式分为14种,每组随机取样30例,共420例,1组HBsAg、HBeAg和HBcAb阳性;2组HBsAg、抗HBe和HBcAb阳性;3组HBsAg、HBeAg阳性;4组HBsAg、HBcAg和HBcAb阳性;5组HBsAcb和抗HBe阳性;6组抗HBs、抗HBe和HBcAb阳性;7组抗HBs和HBcAb阳性;8组抗HBe和HBcAg阳性;9组抗HBs和抗HBe阳性;10组抗HBs阳性;11组HBcAg阳性;12组HBsAg、抗HBs和HBcAb阳性;13组HBsAg阳性;14组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但肝功能异常。上述患者均空腹采血,-20℃保存备检。所有标本均检测抗-HAVEgM、抗-HCV、抗-HEVEgM阴性。每组合均采用FQ—PCR方法测定HBVDNA含量。结果:本研究中常见的组合HBsAg( )/抗HBe( )/抗BHc( )(1/3/5)组合中和HBsAg( )/HBeAg( )(1/3)HBVDNA的检出率均为100%,而且均为较高浓度。抗HBs( )/抗HBe( )/抗BHc( )(1/4/5)组合中,有46.67%检出HBVDNA。抗HBs( )/抗HBe( )/抗BHe( )(1/4/5)HBVDNA阳性率9.9%。抗HBs( )/抗BHc( )/(2/5)HBVDNA阳性率6、67%,抗HBs( )/抗HBe( )(2/4)HBVDNA阳性率3.33%。单项抗BHc( )为23.33%。本组HBsAg( )者,HBVDNA8例阳性(26.6%)本组HBVM均阴性而ALT升高者,有5例HBVDNA呈低滴度水平。结论:总之,既往在临床上仅依据HBV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的检测,来判断病人的传染性、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等是不全面的,在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结合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伴焦虑症患者心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有焦虑症患者在乙肝治疗方面的影响。方法 46例慢性乙肝伴有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1例,两组在抗病毒、保肝、降酶等基础上观察组配合心理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肝功能ALT、TBil、HBV-DNA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理治疗能提高慢性乙肝伴焦虑症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改善肝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联合维生素E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川芎嗪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 8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给予川芎嗪联合维生素E治疗 3个月 ,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颗粒口服治疗 3个月。观察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川芎嗪联合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协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调节性T细胞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水平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炎性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的11.1%,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