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对卵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初治39例、复发13例)于手术前采用PET-CT检测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位置。初治患者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复发患者行病灶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将术前PET-CT检测结果与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PET-CT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PET-CT显像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0%(26/27)、92.00%(23/25)、94.23%(49/52)、92.86%(26/28)和95.83%(23/24);诊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0%(26/27)、100.%(25/25)、98.08%(51/52)、100%(26/26)和96.15%(25/26);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10/11)、95.12%(39/41)、94.23%(49/52)、83.33%(10/12)和97.50%(39/40)。结论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卵巢上皮癌术后癌组织石蜡切片中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COX-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OX-2阳性表达率61.8%(34/55);COX-2表达与卵巢上皮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CA125半衰期、治疗近期缓解率及生存期无关;但与其病理分级显著相关。结论COX-2的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3.
环氧合酶-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多数组织内检测不到,而在组织受到炎症、缺氧等刺激时由炎性细胞生成。COX-2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急慢性炎症、疼痛和肿瘤等。近来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有COX-2的表达上调,现综述COX-2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微血管密度(MVD)与新辅助动脉化疗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动脉化疗组32例,静脉化疗组28例)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A)、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化疗前和化疗后15d宫颈癌组织血管生成的相关因子VEGF及CD34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病理效果的评价.结果动脉化疗组的病理缓解率为81%,与静脉化疗组的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动脉化疗前、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检测,发现治疗前组织中CD34微血管密度(MVD)增高者,其病理缓解疗效明显优于微血管密度低者,而静脉化疗前后相关因子表达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化疗的疗效优于静脉化疗,CD34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患者动脉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诊断卵巢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及其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 对51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手术前采用18F-FDG PET/CT显像判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探查情况及病理检查,确定FIGO分期,两者对照,探讨PET/CT显像诊断卵巢肿瘤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51例患者PET/CT与FIGO手术病理分期总符合率为92%(47/51),Ⅰ期、Ⅳ期准确率为100%,FIGOⅡ期PET/CT分期过高为Ⅲ期50%(4/8),FIGOⅢ期PET/CT分期过低为Ⅱ期23.53%(4/17).PET/CT显像诊断大网膜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25%(9/16)、91.43%(32/35)、91.11%(41/51)、76.58%(9/12) 和82.05%(32/39).PET/CT显像诊断肝或横隔表面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8.46%(5/13)、94.73%(36/38)、91.11%(41/51)、71.43%(5/7) 和81.82%(36/44).PET/CT显像定性诊断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14/15)、95.83%(23/24)、94.87%(37/39)、93.33%(14/15) 和95.83%(23/24).结论 PET /CT显像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协助临床制定治疗策略、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评估及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显像且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卵巢肿瘤病例45例,其中治疗前行PET/CT检查者10例,术后35例,临床随访时间至少6月.确诊依据为组织病理、临床随诊资料.结果(1) PET/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6%,特异性为75.0%,诊断准确性为91.1%;(2)10例治疗前的卵巢肿瘤患者PET/CT均发现病灶,经术后病理证实2例为假阳性;(3)35例术后患者中2例(2/35)不规范手术后病例PET/CT发现病灶,33例(33/35)规范手术治疗后病例中6例(6/33)复查PET/CT未见病灶,4例(4/33) CA125及临床尚未见复发转移征象患者PET/CT发现复发转移病灶,且结果经术后病理或临床资料已证实.经病理或临床资料证实的23例复发转移且CA125升高患者,PET/CT结果显示21例有复发转移病灶.结论18F-FDG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前评估,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中有重要作用,且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及对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病例(IA-IIA,部分IIB)85例,其中51例采用蓝色染料示踪法进行SLN的识别,另外34例采用放射性核素和蓝色染料联合法识别和定位SLN,将SLN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联合法SLN检出率100%,灵敏性100%(6/6),假阴性率为零(0/6);检出SLN104枚,单一HE染色无转移,而免疫组化抗角蛋白阳性,检出微转移1例(2.94%)。染料法SLN检出率为90.2%(46/51),灵敏性64.3%(9/14),假阴性率为35.7%(5/14)。结论:SLN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性。联合法有较高的灵敏性。通过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提高了转移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肿瘤手术后复发和放疗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微转移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和预后的判断、手术、综合治疗的选择具有极其明显的指导作用.我们采用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探讨免疫组化对宫颈癌淋巴结微小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DDP的胃肠反应较为严重,恶心呕吐几乎100%,约6%的患者因此而拒绝治疗。对化疗所致呕吐近来的文献报道,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是预防DDP所致呕吐最有效的药物有实验证实654—2可增强DDP的抗癌活性,而对预防DDP所致呕吐的作用尚无报道。 我们自1985年9月至1986年6月,对接受高剂量DDP化疗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比较654—2与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抗呕吐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探究冠通方改善大鼠血管内膜损伤后再狭窄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冠通方组、NLRP3激活剂组、冠通方+激活剂组,每组12只;用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复制血管内膜损伤后再狭窄模型,各组大鼠经药物干预处理4周后,ELISA法检测大鼠血管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HE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变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状况;RT-PCR法检测血管组织NLRP3mRNA、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组织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IL-1β、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总动脉血管组织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等病理损伤加重,内膜增生程度、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活性升高(P<0.05)。冠通方干预治疗后,大鼠血管内膜增生、管腔狭窄等病理损伤减轻,内膜增生程度、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