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6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行PCI术患者,术后在进行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前提下控制血糖,随访6个月,据HbA1c水平分成两组,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MACE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血糖控制是否良好是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控制水平是否理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炎症与心房颤动的电重构,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抑制炎症反应可能对于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脑钠肽(BNP)水平在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作心脏超声检查获取相关数据,测定血清IL-6及BNP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IL-6及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等级升高,血清IL-6及BNP水平进一步升高;血清IL-6及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6及BNP水平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心衰早期诊断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h/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0例(B组),运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进行GpⅡb人类血小板抗原3(HPA-3)及GpⅢaHPA-1多态性检测。结果A组和B组中GpⅡb HPA-3aa、ab、bb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A组ab、bb基因型的分布较B组高,A组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B组。GpⅡb HPA-3ab和bb基因型在心肌梗死组中的分布、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心肌梗死组。结论GpⅡb HPA-3b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GpⅡb HPA-3可能为心肌梗死发生的遗传易感性标志,GpⅢa HPA-1基因可能与蔻心病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374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235例)、阴性组(139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64例)、双支血管病变组(79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92例),均于入院时测定血清中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性组BNP浓度为(115.91±53.64)pg/ml,阴性组(37.70 ±33.61) 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病变组浓度为(96.49±12.09)pg/ml、双支病变组浓度为(113.49±11.94)pg/ml、三支病变组浓度为(121.80±9.77)pg/ml,单因素方差分析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BNP水平与冠脉造影(CAG)诊断冠心病(CHD)结果明显相关.结论: 血清BNP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的增高对冠心病患者病变累及的程度可能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且BNP是较CRP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6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行PCI术患者,术后在进行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前提下控制血糖,随访6个月,据HbA1c水平分成两组,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良好组MACE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血糖控制是否良好是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控制水平是否理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717A/G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组)及94例无心房颤动(对照组)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RP-717A/G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及各基因型对血脂参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结果房颤组hs-CRP水平(P=0.000 0)及左心房直径(P=0.000 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房颤组AA基因型频率(P=0.025 3)及A等位基因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 0)。无论是房颤组抑或对照组,均未发现CRP-717A/G多态性对各临床参数有影响。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CRP-717 A等位基因与房颤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心脏病调查”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调节受损为24.0%,糖代谢异常总患病率为76.9%[1].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5 ~ 2009年收治的23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其中合并有冠心病的糖尿病者83例为A组,不合并冠心病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心病患者60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者(对照组)30例采用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血管IMT、颈动脉Gruoes斑块积分等。CAG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任何一支狭窄大于或等于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斑块发生率[65.00%(39/60)]、颈动脉IMT[(1.12±0.20)mm]、颈动脉Gruoes斑块积分[(5.05±3.23)分]均较对照组[13.33%(4/30)、(0.81±0.05)mm、(1.08±0.7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IMT检查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